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05)
期刊文章(4558)
会议论文(80)
图书(11)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08)
地方文献 (23)
地方风物 (12)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29)
2013(214)
2012(332)
2010(255)
2008(250)
2006(188)
2005(195)
1997(103)
1994(86)
1992(62)
按来源分组
辽沈晚报(19)
钱江晚报(16)
海峡导报(15)
郑州晚报(12)
重庆晨报(6)
乌鲁木齐晚报(3)
科海故事博览(百科论坛)(1)
海内与海外(1)
新西部(上)(1)
东西南北(大学生)(1)
钱其琛与奥尔布赖特会谈指出 中美关系主旋律应是友好与合作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钱其琛与奥尔布赖特会谈指出 中美关系主旋律应是友好与合作
诗人应是精神学识阅历结合体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蒋子龙谈诗词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诗人应是精神学识阅历结合体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蒋子龙谈诗词
应是春风化雨--王首道关心湖南党史二三事
作者:王中杰  来源:湖南党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确对待历史  党史研究  党组织  党史工作  土地革命时期  立三路线  游击队  农民运动  攻打长沙  晚年错误 
描述:每年要来湖南小住。也许是在中顾委分管党史的缘故吧,他对湖南的党史工作十分关心,给予湖南党史工作者许多帮助和指示,解决了一些湖南党史工作的疑难问题。"我们是幸存者"1983年11月下旬,全国党史人物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王首道、何长工、张启龙等老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后,我们来到首道同志住地蓉园,就湖南民主革命时期党史上的几个疑难问题,请教首道同志。正巧,张启龙同志也在座。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首道、启龙同志陷入了对湖南革命斗争的险恶环境的沉思。最后他俩说,我们是幸存者,这话是毛主席讲的,确实如此、我们是活着的党史见证人。当我们一想到千千万万遭难的烈士,心里就难过。革命胜利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起大革命时期,最初组织武装斗争,成立浏东游击队,三次攻打浏阳张坊团防局的历史往事。当时首道同志是浏东特...
越人应是哀牢腾越的主体民族——从实证与史籍说起
作者:尹家正 尹琦 尹仁伟  来源:保山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人  哀牢  腾越 
描述:不少专家认为哀牢时期,腾冲以濮人为主体民族,但据腾冲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我们认为腾冲应以越人为主体民族。
新疆发现的"米"字符钱应是十字军东征亚美尼亚铜币
作者:费朗索瓦·蒂埃里 朱汝极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铜币  国王  十字军东征  钱币  新疆  发现  文章  亚美尼亚  先生  正面 
描述:我在《新疆钱币》1998年第3期看到了唐国兴先生关于“米”字钱的文章。很显然,这种钱不是字符铜币,而是亚美尼亚第一位国王海屯(Hetoum,1226-1270)时期的铜币(如图)。铜币正面国王坐在宝座上,右边是带有一朵百合花的节杖,左边是带有灌木状十字架的球形物。币周圈
校长应是一棵智慧树:谈在南京拉萨路小学挂职对“校长”的再
作者:毕甫军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工作  挂职学习  小学  拉萨  南京  智慧  再认  教育者 
描述:校长是一校之长,是学校之魂,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在这里我不想给校长下什么定义,而是就自己一个月来在南京拉萨路小学挂职学习的情况谈谈校长工作的载体和着力点。我切实体会到:校长就应该是一棵智慧之树。
知分填志愿未必更准 省考院告诫考生:第一志愿应是成绩可达最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知分填志愿未必更准 省考院告诫考生:第一志愿应是成绩可达最
曾巩与“故”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巩与“故”
关于牡丹亭的批评与批评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批评  汤显祖  戏剧演出  明代中叶  序跋  刻本  评论  信札  戏曲史 
描述:,甚至有批评和批评。明代中叶,关于《牡丹亭》的一场争论,就是通过书信进行的。
传统的传统
作者:金克木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  盛孝章  王安石  《四书集注》  孔融  司马光  传统和传统  昭明太子  孙权  古代汉语 
描述:两岁,信里卖老牌子,张嘴闭嘴不离他有个圣人祖先.分明是瞧我的家世不顺眼,看不起我。这账以后慢慢算,此刻且答应他的请求,让他放心,更加自高自大。曹丞相心中不知不觉萌发了以后对孔融的杀机。 果不出曹操所料,公文到东吴之日,孙权已经把盛孝章的全家都害了。只有孔融的这封信被梁昭明太子萧统收在他主编的《文选》里得以流传下来。 我讲这故事只为了信中有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