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
-
作者:王艺陶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曲》 创作技巧
-
描述:集中在主要人物和情节上;吴炳还十分注意伏笔和照应在剧作中的作用,使作品首尾连贯,结构严谨。
-
东乡吴伯宗状元府现状勘察初探
-
作者:段亚鹏 张莹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状元府 现状 勘查
-
描述:吴伯宗状元府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地区典型的明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规制较高,反应了该地区高超的营建技艺水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目前年久失修,保护状况堪忧。本文
-
更多〉〉相关学者何桂珍朱京慈王新颖姚建高杨小锋许会彬翟青新
-
作者:许会彬 王青 王化芬 刘启峰 李乃义 来源: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
描述: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与TPN组比较,PUFA组CD4,CD4/CD8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CD8,IL-6,CRP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
浅谈共产国际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的责任问题
-
作者:林扬东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国际 第五次反“围剿” 责任
-
描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从1933年9月底到1934年10月,长达一年之久,没能打破敌人的封锁,被迫长征。本文从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李德取得中共的军事指挥权以及共产国际对苏区反“围剿”斗争的指导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探讨共产国际在这场斗争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
江西建昌帮炆制地黄中辅料作用探索(Ⅰ)
-
作者:胡志方 王小平 郭慧玲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 建昌帮 熟地黄 熟地黄 单糖 单糖 低聚糖 低聚糖 炮制机制 炮制机制
-
描述:黄的影响.结果:炊制地黄中单糖含量高于各缺辅料炆制品,但其低聚糖含量低于各缺辅料炆制品.炆制地黄、炆制地黄(缺砂仁)、炆制地黄(缺砂仁与陈皮)、炆制地黄(缺砂仁、陈皮与黄酒)、炆制地黄(缺黄酒)、炆
-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
-
略论“东方情调化翻译”在中医文献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
作者:王晶 贾成祥 来源:中医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情调化翻译” 中医英译 《牡丹亭》
-
描述:译是将中医推向全世界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中花园的艺术功能:以《墙头马上》、《西厢
-
作者:包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爱情戏 花园 艺术功能
-
描述:爱情戏中的艺术功能。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超越性
-
作者:陈聪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莺莺 娇娘 林黛玉 爱情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其笔下的杜丽娘是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叛逆者。本文主要是运用与娇娘、莺莺和林黛玉比较,来彰显杜丽娘的光辉形象,从而揭示其形象具有不可企及的超越性。
-
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
作者:倪博洋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牡丹亭意象 语言转型 文学多元化
-
描述: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的“牡丹亭”意象相背离,从而促进了文学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