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1)
报纸(12)
学位论文(5)
图书(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7)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2(27)
2011(20)
2010(24)
2007(22)
2006(9)
1996(9)
1985(2)
1982(4)
1980(3)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5)
古典文学知识(3)
黄冈师专学报(2)
诗刊(1)
金秋(1)
青海教育(1)
小学生时空(汉)(1)
妙笔(作文)(1)
绥化学院学报(1)
江汉论坛(1)
名家笔下的意象描写
作者:杨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十年  王安石  麦子  意象描写  乡愁  北宋  高粱  本虚  诗词  月亮 
描述:诗词荟萃1.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北宋〕王安石《孤桐》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
谁念西风独自凉
作者:罗婷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精神  诗词  唐诗宋词  晏几道  辛弃疾  姑苏城  生命  缠绕  句子  卷轴 
描述:长度、宽度、高度,有了硬气、骨气、生气、底气。
第九讲 阳刚阴柔 各呈情采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采  壮美  阳刚之美  诗词  曾巩  本质特征  作者  桃李  横塘  读后 
描述:主持人龙吟:刚与柔,如何各尽其妙?如何各放异彩?如何相生相济?下文为你阐说诗词中刚与柔的妙境——诗法指津阳刚与阴柔,又称"壮美"与"柔美",是文艺美学中的两大审美范畴,概括了诗词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作者:李锡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题  作品  命题  王安石  特点  苏轼  诗词  赏析  选材 
描述:2007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选用诗、词、曲24首。在选材与命题上有以下特点。(一)双峰对峙,众星捧月。从时代看,考题题料取自先秦诗一首,唐诗8首,宋诗7首,宋词3首,金
叠字摹状的艺术
作者:陶文鹏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摹状  诗经  意象  摹声  形容词  杨柳依依  诗词  陶渊明  王安石  情景 
描述:写作经常运用的。
众鸟归巢
作者:吴建南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巢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李商隐  范仲淹  韦应物  西江月  黄鹤  诗词 
描述:请选出符合诗词的鸟,分别填入空白处,让鸟归巢,使诗(词)意完整。
论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越与世俗性
作者:蒙丹阳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文化意识  性格  人生境界  人格形象  后世文人  诗词  王安石  普通人 
描述:完美的东西使他的人格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可爱,让千百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他留下的众多诗文、笔记、札记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温度。
一山烟雨(外一题)
作者:桂严  来源:青岛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莫干山  色彩  苏子  诗词  电影院  翠竹  树木  竹林 
描述:那一茎茎的竹,满山满谷的竹,郑板桥画里画外的竹,足以让人心生趣味,独坐,幽思,和月光对视。可惜,下雨了。白云宾馆还是民国的风格,黑色低矮的铁门,门旁小小的路灯,院落里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石拱门的外走廊,该是外交官夫人或者小姐,戴那圆顶
天上“黄鹤”非凡间“黄鹄”:对《蜀道难》文下注释的质疑
作者:徐小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道难  黄鹤  李白  注释  道教  元丹丘  道家思想  天鹅  诗词  诗歌 
描述: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
巴东怀古
作者:邱令钟  来源:旅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峡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太宗  宋词  人生  公元 
描述:客,几无可考。再向前推,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