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地理教育应是观念教育:地理思想、观念在地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作者:诸世文  来源:重庆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教育  观念教育  地理思想  素质教育  中学  教育目标 
描述:地理教育应是观念教育:地理思想、观念在地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观
作者:葛兆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描述: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
设计知识:观念与流变:东亚目录学视野中的中国工艺史文献
作者:朱彦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艺史  设计知识  目录学  文献  考工记  书目  中国传统  中国古代  周礼  著录 
描述:于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方志、笔记、诗文集、小说、戏剧之类的叙事文学之中的;2另一类是单独刊行的工艺史专著,比如黄宾虹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主编的《美术丛书》3以及晚近由杭间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4选印的典籍.当然,随着近年设计史论的发展,营造类、制度类的一些文献如《清代匠作则例》、5《中国历代考工典》6等文献辑录也逐渐纳入专业研究的视野.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昌帮四制香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作者:胡志方 谢颖 胡律江 向竹枝 金鑫 赵晓娟 郭慧玲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炮制  建昌帮炮制  四制香附  四制香附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度  相似度 
描述:甲醇30%~70%,10~35min:甲醇70%~100%);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结果:l2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工艺评价
作者:胡志方 胡律江 郭慧玲 金鑫 赵晓娟 闫柏屹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四制香附  建昌帮四制香附  炮制工艺  炮制工艺  辅料  辅料  工艺评价  工艺评价 
描述:有一定影响,且两者呈负相关,提示对炮制工艺的评价应结合药效指标综合考虑。
江西相山铀矿整装勘查区铀资源远景区块划分与评价
作者:曾文乐 谢国发 姚亦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  整装勘查区  铀资源  区块划分  潜力评价 
描述:相山矿田作为我国铀资源大基地、全国第二批整装勘查区,资源潜力如何,矿在哪里,如何找矿等问题必须回答。本文试图通过近年来对相山找矿及科研成果的总结,重点阐述下一步找矿工作远景区块的划分依据及其评价
考虑蠕变效应的红粘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动态监测评价:相山大道
作者:蒋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蠕变  等效加载  稳定性分析  Plaxis数值模拟  边坡监测 
描述:计算;并通过采用PLAXIS有限元分析程序来对边坡第三次滑动后的状态进行蠕变变形模拟分析,验证分析了边坡的蠕变破坏特性、过程,最终蠕变位移不收敛。在此基础上,对蠕变边坡进行监测,采取了动态处治和评价
徐宿岩溶地块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山水源地的开采资源评价
作者:邱掌珠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  岩溶水  水源地开采  开采资源  水文地质特征  开采量  正态变量  孔隙水  降水量  水位 
描述:测及勘察资料,分析岩溶水资源的特征及与孔隙水的关系,并对开采资源量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阐述,虽属概略却实际可行。
对含油裂缝性花岗岩的裂缝开度、润湿性和毛细性质的评价
作者:Tuan P.A.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裂缝性油气藏  基岩油气藏  花岗岩  张性裂缝  岩心分析数据  毛细管作用  润湿性  电阻率  渗透率  越南  裂缝几何学  裂缝  裂缝宽度  裂缝识别测井  储集层描述 
描述:评价。分析说明,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是带有微裂缝的基质。建立了具有单和双大裂缝和微裂缝基质的裂缝性花岗岩物理模型。用哈斯勒传感器,在两种饱和状态(完全和部分盐水饱和)测量该介质的电阻率和水渗透率
在钻高温高压井时,评价裂缝充液和(或)鼓胀效应的实际方法
作者:Helstrup O.A.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张性裂缝  井眼稳定 
描述:最终可能使井眼破坏。本文介绍一个估计井眼随压力增大而产生体积膨胀的方法。在某种压力下将井眼体积的增加估计为一个极限。在此极限下司钻不应该被怀疑的破裂情况所欺骗,从而避免导致井眼破坏。分析表明,在临界压力下井眼的径向膨胀可能为几个厘米,因此,深井需要消耗相当多的钻井液才能发生实际的地层破裂。本文介绍一个钻高温高压井时分析这种情况的方法,帮助工程师避免混淆,在此情况下更有效地管理钻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