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8)
报纸(73)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1)
地方文献 (40)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32)
2013(14)
2012(11)
2011(10)
2010(31)
2008(9)
2004(5)
2001(6)
1990(2)
1981(7)
按来源分组
晶报(4)
深圳特区报(4)
临川晚报(2)
语文天地(2)
云南日报(2)
宝安日报(1)
扬州日报(1)
南方都市报(1)
工人日报(1)
深圳商报(1)
牡丹亭下唱牡丹,自己的不过是想找个伴,为何恁难:于大爷说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信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每周二下午两点在中山公园牡丹亭,有一位于大爷总是会在我们老年人联谊会上唱一首《牡丹亭之歌》,真是唱出了我们老年人的心声呀!”市民刘女士5月24日给信报打来热线,“我们忙活了大半辈子,本想着老了老了有个伴,但是我们这些单身的老年人想找个知心人说说话 ,咋这么难呢?” 听牡丹:他的歌挺悲凉的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时教授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考释  晴丝  柳丝  游丝  蛛丝  杜甫  叶梦得 
描述:极大,与杜甫<春日江村>无任何关系.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时教授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授  考释  庭院  戏剧文学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多历年所,一直被文学艺术界极度推崇,无论从戏剧文学或表演艺术的范畴考察,都成了最辉煌的经典。尤其《惊梦》一出,演唱十分频繁,超过其他任何单出。自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昆曲的发展和传播又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浅析佛教传播及其对中韩梦小说的影响:以《南柯记》和《调信
作者:徐筱婷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小说  佛教  《南柯记》  《调信传》 
描述:,以及佛教在中国、韩国的传播及其对梦小说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以发现在唐与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传播对梦小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立足社区春秋相山分局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怀芬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叫王怀芬,是相山分局城南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2000年从警,2003年开始担任春秋社区民警。在社区从事警务工作十个年头,我最大的感触和收获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对群众付出真情。只要弯下腰去,扑下身子,态度好一点,架子小一点,手脚勤一点,办事快一点,就能走进群众、融入群众,群众就会从心
立足社区春秋―――记市公安局相山分局城南派出所春秋社区民
作者:赵斌 秦辉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她是一名既聪慧善良又敬业爱岗的社区女民警。 当了12年“片儿警”的她,在基层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用自己的行动和坚强信念赢得了群众信任,百姓既当她是“政府”,又当她是“闺女”。 她,就是市公安局相山分局城南派出所春秋社区民警王怀芬。 情为民所系 赤诚服务群众大到下岗再就业、防偷防盗
110年杏坛春秋110年桃李满天下万余人参加抚州一中11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天爽气清,惠风和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昨日,抚州一中隆重举行庆祝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来自省内外的嘉宾、校友与在校师生员工共10000余人参加了这一庆典,共同见证抚州一中110年的辉煌。 昨日,抚州一中校园内彩旗飘扬,花团锦簇,一派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景象,校门前
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梁慧星:黄松有案尽人皆知为何没勇气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我给最高法的报告打50分,给最高检的打80分。”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法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梁慧星10日比较了一晚上两高的报告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的两高报告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地加满批注。 梁慧星说,我认为最高法的报告中有意回避了腐败问题。那么多法官出事,与法院系统有没有关系?还是只说一些
质朴如山地的作者—读刘绍良散文集《与鸟共翔》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乃光 在大理,刘绍良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山地作者。山地,对他而言,不仅是写作的对象,更重要的还是生活的现场。在他承包经营荒山初见成效,电视台播出他的电视专题片,我看见绍良独坐
笔墨春秋 重彩塑人生 ———访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创始人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荟,号园泽,汉族,1940年生于四川省綦江,湖南长沙人,现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授、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桂林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曾在云南工作多年,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创始人之一。 时间:2010年3月9日上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