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李清照的父亲李
作者:徐培均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文艺思想  文学成就  苏轼  父亲  宋史  宋代  诗赋取士  文学作品  王安石 
描述:非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元祐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列苏门,史称“后四学士”。然而他的作品惜已散失。本文从历代史籍中钓沉辑佚,对其生平与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
有境界者自成高──读《孟尝君传》
作者:张翎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文心雕龙》  《陋室铭》  境界    人生理想  《张中丞传后叙》  王安石  自成  情与气谐 
描述:有境界者自成高──读《孟尝君传》
汤显祖--韵高绝的戏曲家
作者:江巨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韵高绝的戏曲家
家具大王英瓦的成功之路
作者:单宝  来源:中国商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胜法宝  家具商  日常生活  经营理念  大市场  顾客  瑞典  成功之路  商场  誓约 
描述:他开始卖东西给亲戚、邻居时,年龄只有5岁,伟大的奶奶是他忠实的顾客。17岁时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IKEA。他的经营理念: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他的制胜法宝:《一个家具商的誓约》;他的成功经验:走出瑞典,走向世界。
黄庭坚诗论中“”的深层意义
作者:付新营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思想  诗论  苏轼  诗歌创作  欧阳修  王安石  以故为新  句法   
描述:受江西后人的影响,历来说起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无不以为"夺胎换骨"、"以故为新"以及"点铁成金"等为其思想的核心,这是有些偏颇的。实际上,同宋代所有的诗家一样,黄庭坚对诗歌的注意在于诗歌的超越性质,而不仅仅在于诗法、句法。只不过黄
“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
作者:王明瑞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规"  借喻  借代    鲁迅  《故乡》 
描述:“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
《诗薮》中“”的含义与功能
作者:李思涯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美学风格  美学特征  诗歌创作      双音节词  体格声调  含义  兴象 
描述:准,大约始于旧题王昌龄的《诗》。《诗》中有:",意也。意高为之高,意下为之下格。""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
王安石暮年诗绚烂归於平淡论
作者:暂无 来源:立德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王安石诗  平淡  Sung  poetry  Poetry  of  Wang  An  she  Serene  limpidity平淡 
描述:王安石暮年诗绚烂归於平淡论
王安石系统思想初探
作者:饶国宾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系统思想  上层建筑  冲气  经济基础  明法  集卷  临川  “五行”  阴阳 
描述:系统论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作为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是在现代生物学、数学、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但它作为一种朴素的思想却渊远流长,它是古代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晶。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有它的萌芽。
主体应是一个系统存在
作者:于海波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系统  主体概念  对象系统  主体能动性  社会主体  类总体  主体地位  整体功能  使用主体  个体功能 
描述:空泛概念;另一种是只注重主体概念的个体含义,而忽略其总体含义,主体因而变成了无数孤立个体的机械总和.这两种倾向都对主体概念做了抽象化的理解.其原因,就是我们对主体概念的内在含义揭示的不够深刻.我认为,主体概念既可以指人类总体,又可以指人类个体,这并不是出自人们的硬性规定,而是由于两者的背后有一种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