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颖异不群,遐清高厉(汤显祖戏剧理论评略)
-
作者:刘彦君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颖异不群,遐清高厉(汤显祖戏剧理论评略)
-
“田田”理应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与毕学文、熊丽老师
-
作者:丁勤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环境 《荷塘月色》 田田 叶相 教科书 《江南曲》 熊丽 中学语文教学 学文 朱自清
-
描述:《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11期《“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吗?》一文指出,教科书把《荷塘月色》文中“田田”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欠妥,主张取贾雯鹤先生关于《江南曲》中“田田”的解释来理解《荷塘月色》中的“田田”,把“田田”看作拟声词,表示...
-
文短理透力盖凡响——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赏析
-
作者:郭向星 来源:当代传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因如此 文字 王安石 孟尝君 句子 赏析 词句 观点 写作 鸡鸣
-
描述:驳倒一种传统的观点是不易的,而用简短的文字又令人信服地驳倒传统的观点则更难。正因如此,王安石的《读〈盂尝君传〉》才成为历久传颂的写作名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益之雄耳,岂
-
言理见解新 文短多波澜——谈《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唯其理之是 唯其辞之是——从李绂、方苞评点柳文的异同再论
-
作者:张维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苞 李绂 评点柳文 义法说
-
描述:以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柳文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李绂与方苞评析柳文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认识方苞“义法说”的实质。方苞的“义法说”的提出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文创作的要求,但与李绂的古文理论相比,“义法说”则相对苛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阻碍了古文的创作和发展。
-
秘书理应是通才-兼谈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
作者:王林森 来源:秘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秘书理应是通才-兼谈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对汤显祖“以情格理
-
作者:刘小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欲之辩 理学 王学 尊情抑理 化情归性
-
描述:该是"化情归性"而非"尊情抑理"。
-
景中见情 情中见理——晏殊《浣溪沙》浅析
-
作者:王健龙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化虚为实 夕阳 回忆 情感
-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各自的特点,也能加深我们对这种变体游记的认识。
-
中华医道理应是人类建康的保护神:评述《捍卫中医》
-
作者:郭教礼 张学文 来源:甘肃中医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医道 中华医道 《捍卫中医》 《捍卫中医》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
-
描述:从祖国医学重在思悟、惟求和谐、贯通神气和引领人类健康走向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著名中华医道研究专家傅景华研究员新著《捍卫中医》一书的学术精华,认为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具有独特性,不但有力地反击了那些取消中医论者,而且也进一步确立了中华医道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