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2)
报纸(8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
宗教集要 (27)
地方风物 (15)
地方文献 (1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1)
2013(23)
2012(16)
2011(31)
2010(24)
2009(13)
2008(9)
2007(10)
1986(2)
1984(3)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7)
青年报(3)
扬子晚报(3)
江苏政协(1)
作文世界(小学版)(1)
江苏商论(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人民政协报(1)
牡丹(1)
洛阳晚报(1)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作者:李兴茂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游记散文  苏轼  中国古代  表现手法  感性  地理沿革  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
缘文释道,因道悟文:对《褒禅山记》蕴含思想的赏析
作者:谭咏 李凌翼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语言素养  悟文  中学语文教材  理清思路  物质条件  引导学生  唐宋散文  思想 
描述:悟文"上,既使学生在朗读背诵中提升语言素养,又使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本文表达的思想。
于山水间悟人生哲理:《褒禅山记》课例赏鉴
作者:贾侦 王永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褒禅山  教学目标  人生哲理  设计意图  王安石  课例  文言文  多媒体展示  文本 
描述:【课例实录】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师:同学们,大家是否还记得毛泽东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红林尽染的群山,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学生齐答:问苍茫大地,谁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课外选文《褒禅山记》的教授
作者:李海林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学生  认知结构  主体地位  加深理解  思想启迪  选文  语文新课标  文言文 
描述:结构.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笔者在教授课外选文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说理文<褒禅山记>时(南京市语文中考从2010年始,文言文阅读不再直接选课内文言文,而是选和课内内容相当的课外文言文,故选此文来做教学案例
跨过褒禅山 阅尽世间景:《褒禅山记》蕴涵的哲思之光
作者:梁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人  精神家园  人生价值  人生模式  寄情山水  宇宙人生  中国文人  人生感悟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对山水带来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人生模式。千古不易的青山,恒变不居的绿水,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流觞曲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奇绝冠平生:也谈苏轼的“旷达苦乐观”
作者:陈金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人生  欧阳修  苦乐观  乌台诗案  文艺生态  王安石  黄庭坚  司马光  玫瑰花  马克思 
描述:随父出川,去京城赴进士试,以其卓越文采征服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云"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此后他深受欧阳修的器重,待以殊礼,甚至以斯文相托。可以说,苏轼42岁以前,比较活跃,风光无限。1079年,他42岁时,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使他九死一生。
王安石 绕水恣行,上尽层城更上楼
作者:孙聚成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京,回到自己曾经担任江宁知府的故地,王安石感觉到一种宁静和亲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求思之深往往有得:渎王安石《褒禅山记》有感
作者:夏海  来源:金融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人生哲理  文学评论 
描述: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知石林生南国 至此方知读书浅:京东石林峡景区
作者:陆杨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林  景区  京东  太阳  水库  瀑布  着红色  峡谷  黄松  村镇 
描述:和客店。
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忞《北集》
作者:谢正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忞《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