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中有思”的李璟词——谈李璟词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赵慧慧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璟 女性词 女性形象 文化底蕴 个性特征 晏殊词 感情境界 望江南 叶嘉莹 诗词意象
-
描述:到每一个人的每一份作品,却是千人千面,大相径庭,各人有各人的“情中有思”。
-
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作者:黄江玲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剧人物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汤显祖 东西方 莎士比亚 个性解放 爱情 封建礼教
-
描述: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梦梅形象比较
-
作者:孟梅军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生 柳梦梅 人物形象 比较文学 王实甫 《西厢记》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梦梅形象比较
-
生命麦田里恬静的哀歌者:论晏殊词中的采莲女子形象
-
作者:王金玉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莲女子 情愁 恬静 生命意识
-
描述:对生命淳朴而又真实的感悟,为生命的无奈开拓一个睿智的高度,为人生的忧伤提炼一种恬静的气度。
-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
革命史展览应是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访吉林省革命博物馆馆长王瑛
-
作者:刘悦 来源:博物馆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革命史展览应是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访吉林省革命博物馆馆长王瑛
-
未逃出“牢笼”的杜丽娘:从女性视角解析杜丽娘形象
-
作者:马洪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女性视角 汤显祖 女性命运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性 程朱理学
-
描述:被称为汤显祖以"情"抗"理"杰作的《牡丹亭》,不过是汤显祖为女人设计的一个梦。杜丽娘由人成鬼、演绎人鬼情、由鬼成人的种种经历,是女性争取自由身份与话语权利之艰辛的见证,她一直没有逃出男权社会的"牢笼"。
-
论李益形象的改变与戏剧形式之关系:以汤显祖《紫钗记》为例
-
作者:李雁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动机 动机 《紫钗记》 《紫钗记》 李益 李益
-
描述:定性,并在中国古代文学那些流传不息的人物形象的迁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戏剧在汤显祖手中的发展和成熟。
-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 《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了这一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塑造比较研究:以简·爱和杜丽娘为例
-
作者:袁野 来源:参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简·爱 杜丽娘 夏洛蒂·勃朗特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比较研究
-
描述:爱代表着近代西方女性独立解放的呼声,而杜丽娘则代表挣脱礼教束缚的中国古代小姐。简·爱比杜丽娘的抗争方式更激烈、更直接,叙事也多以现实为基调,杜丽娘的经历则更多带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戏曲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