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01)
报纸(2561)
学位论文(644)
图书(279)
会议论文(1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268)
地方文献 (244)
地方风物 (129)
非遗保护 (92)
才乡教育 (28)
宗教集要 (24)
红色文化 (17)
文化溯源 (13)
按年份分组
2013(784)
2011(1162)
2010(808)
2009(707)
2006(483)
2005(369)
2003(339)
2001(299)
1993(146)
按来源分组
其它(839)
抚州师专学报(107)
河北学刊(17)
中国史研究动态(16)
成才之路(7)
宋史研究论丛(7)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宋史研究通讯(2)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诗歌鉴赏在比较中发现真谛
作者:刘宏珍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爱国主义  李清照  思想境界  主题  南京  同中有异  准确把握  项羽  王安石 
描述:诗歌鉴赏在比较中发现真谛
苏东坡错续诗
作者:辛云美 王清萍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文学家  菊花  北宋  散文  落黄  学校  黄州 
描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诗、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有一次他登门拜访王安石先生,当时王安石不在家,管家便把苏轼引入主人的书房用茶、休息。苏轼在书房里,边品茶边欣赏主人书房里的名人字画。忽然,他发现王安石
见仁见智话“咏史”——三首同题咏史诗的比较
作者:傅望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历史题材  初中  语文  比较阅读  《题乌江亭》  杜牧  《乌江亭》  王安石 
描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益与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垒与感触。由于角度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自身的处境、性格、志向各异,对同一历史人物项
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描述: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谈“名句名篇默写”备考
作者:高玉斌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内课外  高考  《语文教学大纲》  王安石  课本  文化水平  必先利其器  句子  课外延伸  陶冶情操 
描述:引用。
设身处地思考 绘声绘色表达——情景型作文写作指导及示例
作者:祝宇 付薇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写作  情境型  情景型  王安石  意志  事理  《游褒禅山记》  写作方式  现实意义  当事人 
描述: 情境型作文,就是根据一定的对象、场合、事理等因素,进而生发想像,构建以当时当地当事人之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为内容的一种写作方式。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有时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有时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有时是一
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多元性与认同性
作者:路良基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梅花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陆游  写作对象  意象美  审美趣味  抒情主人公  咏月诗 
描述:留下无数诗篇,都有一个
作者:王建帆  来源:小作家选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朱自清  指导教师  责任编辑  实验中学  王安石  梅谱  象征  江南  前序 
描述:
作文120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观察事物  仔细观察  万花筒  王安石  苏轼  菊花  指导写作  花瓣  五彩缤纷 
描述:注明“作文120”字样。)
荆公毁稿
作者:冯守富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草稿  宋代诗人  书室  文章写作  记忆力  宋人轶事汇编  写文章  欧阳修  参知政事 
描述: 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每相遇必终日。荆公为参政,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谒执政,径入其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