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育应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作者:李惠娟 邹正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  案例  森林  树木  课堂教学  2009年 
描述:,听课是一种享受!对学生而言,上课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启迪。对授课者而言,教师讲课绝不是照本宣科。
作业本应是和平使者:以语文作业为例论对话式作业批改
作者:许治华  来源:沙棘(科教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业  作业批改 
描述:本文对做作业难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三项探讨,并以语文作业批改为例讨论什么是对话式作业批改,并分析教师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搬去中小学学生肩上作业这座沉重的大山,让作业回归到其和平使者的位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地区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一种职责:兼
作者:林治德  来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旅顺口区图书馆  旅顺口区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保护工作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言献策:北京走向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应是全球金融中心和高端
作者:朱冰  来源:留学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全球金融中心  人才聚集  建言献策  北京  交通网络  高度集中  经济要素 
描述:世界城市,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提起世界城市,人们眼前就会浮现不同的画面,或是高楼林立的壮丽,或是云集国际政经机构的气派,或是四通八达交通网络的现代……总而言之,人们对世界城市的印象,都离不开全球背景下政治和经济要素的高度集中。
遭受台中市角头命案枪火灼身 胡志强:拚治安应是黑白对决而非
作者:彭杏珠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遭受台中市角头命案枪火灼身 胡志强:拚治安应是黑白对决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