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71)
报纸(984)
图书(181)
学位论文(173)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31)
地方文献 (171)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1(581)
2009(497)
2005(273)
2002(253)
1997(217)
1996(239)
1994(228)
1993(121)
1987(145)
1979(40)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17)
博览群书(13)
佛教文化(8)
辽宁大学出版社(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统计教育(1)
班门弄斧
作者:房向东  来源:中学生时代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鲁班  讨教  柳宗元  欧阳修  辩论  唱和诗  老年人  人与人  诸问题 
描述:班:鲁班,即公输子,古代巧匠。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谓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因以“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天地造化风蚀城
作者:善民  来源:吐鲁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蚀  王安石  褒禅山  司机  通天河  形态  地貌  黑山  戈壁  东南 
描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鄯善县东南约180公里处,有一座方圓约600平方公里的风蚀城,人之所罕至焉,亿万年的天地造化,其风采
苏东坡泡小蜜
作者:张担  来源:大众文艺(快活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在职研究生  黄州  四川省  大学本科  杭州市  三讲  老子  心情 
描述:提拔王安石那孙子,丫有
趣填古诗
作者:黄专华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元好问  白居易  黄庭坚  柳宗元  辛弃疾  王安石  王昌龄  咏诗  古口 
描述:趣填古诗
苏东坡错改菊花诗
作者:亦名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西风  菊花诗  宰相  园林  偶发  砚台  落黄  花瓣 
描述: 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遇,偶发现其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心想:"只有秋天才刮西风,西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之骨,怎会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公
书讯:唐宋八大家年谱(全六册)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大散文  柳宗元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定价  韩愈  出版社  精装 
描述: 精装16开,定价2100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收入唐宋两代八大散文名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年谱近三十种。
咏春诗语
作者:成实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风  王安石  贺知章  李贺  苏轼  朱熹  韩愈  李白  杜牧  流传 
描述:;"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举不胜举。
江西人在江苏
作者:廖原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西  江苏省  独特风格  文天祥  汤显祖  欧阳修  杨万里  精神财富  邹韬奋 
描述:傅抱石等著名人士。他们的成就和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王安石(1021—1086),临川人,先后在江苏扬州、常州等地担任地方长官,政绩显著。在我国散文史上,他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
“右文说”研究源流得失谈
作者:李富华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右文说  声符  说文解字  汉字结构  王安石  造字方法  因声求义  表义  形符 
描述:序》:形声者,以声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通俗地讲,形声字就是由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合体字,其形符是用于这个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相同或相类的字符来充当,其声符用于这个字所代表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符来充当。如,
高处不胜寒
作者:何毓玲  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达岭长城  烽火台  地点  下山  朋友  王安石  车门  承德  书写  春节 
描述:,原来我们走错方向了,司马台长城远在去承德的路上!咋办?还打道去那儿吗?想想晋之名士王子猷雪夜访友,至朋友家门不入,兴尽而返,我们又何须一根筋非去司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