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故为新借开今——谈刘绍刚书法的“”与“新”
作者:常诚  来源:淄博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以学者独到的眼界分析各种古文字资料,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论姑舒秦以下   懂得篆刻欣
鲁西隆起下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的储集特征
作者:张厚福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界  风化壳  鲁西隆起  碳酸盐岩风化壳  生界碳酸盐岩  储集特征  石灰岩  溶蚀孔隙  发育程度  张性裂缝 
描述:中、上元古界和下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遍布华北。本文以鲁西隆起下生界为例,研究了它们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发育与分布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及镜下鉴定,发现了十类储集空间;然后,综合邹县地区大量水文地质钻孔
是“轹”,还是继往?——与《气往轹,辞来切今》一文商榷
作者:夏振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京杂记  王安石  历史功绩  明君  匈奴族  呼韩邪  昭君出塞  历史背景  西汉王朝  历史潮流 
描述:(一)《淮阴师专学报》今年第一期刊登的《气往轹,辞来切今》(以下简称《轹》)一文,对明末胡夏客的《王昭君辞》推崇备至——该文由晋石崇定昭君诗“悲剧”基调作用的《王明君词并序》说起,列举了在立意上
双红藏《水漫金山寺》宗教文化底蕴分析
作者:陈金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漫金山寺  神魔戏  神魔斗法 
描述:《水漫金山寺》作为一出家喻户晓的神魔斗法的打戏,本身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它具有一般神魔戏的特征,又不同于一般的神魔戏,戏中正义与邪恶的角色已在民众的期待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由佛教演绎的民间故事在这里已成为民间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演绎。
介绍“吟香”和“纳书楹”的《牡丹亭》清宫谱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清宫  工尺谱  曲谱  乾隆  十七年  昆班  苏州市  曲家  全谱 
描述:州清曲家冯起
敬跻经解 三 周礼故书疏证
作者:胡绍勋撰  来源:北京市中国书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敬跻经解 三 周礼故书疏证
同盟会与香港华商的关系:以李纪为个案论述
作者:梁耀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前言鸦片战争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由于香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故能吸引商船和商人前来贸易,英国政府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自从香港成为自由贸易港后,不同国籍的商人相继到港经商牟利;邻近的华人也大量入境,寻找机会,使香港渐渐繁盛起来。可是,即使彼此有着追求财富的共同目标,一道分隔华洋社会的鸿
《玉茗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四梦  戏曲  晚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明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将汤显祖几篇谈论性命之学的文章置于宋明理学史的相关理论背景... >> 详细
论汤显祖《玉茗四梦》之时间意识与其文本设计
作者:邓淑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时间意识  邯郸记 
描述:二元對立意識;更利用此二元指稱所形成公眾共同理解的世界,作為「客體對象」得以存在顯現的背景依據。也因此相對於「時間意識」的「意識時間」便有著兩種意義:一是相對自然科學的世界時間,指「無時間計量」的認知判斷,一種「純粹個體存在經驗的想像時間」。這種「無計量時間」的特質有永恆時間的假想,「做夢」最能體現此「假想的永恆時間」,落實到生命當中便是「欲求長生」的表現。第二種「意識時間」的意義則是以存而不論的方式,「暫時」消弭主客體對立分離的界限,此時無法以慣有理性邏輯常態的二元言語,指稱出異己的對象,形塑出自身所存在的世界,而改以「自我意識」為主體,投射欲求所形塑出來的世界時間圖像。本論文所指的「夢」、「夢境時間」是相對於「無時間意識」基礎上的「意識時間」,是虛擬「時間意識」的絕對對比所呈現出來的「無時間意識」,不僅指生理睡眠時潛意識作用所做的夢,更是藉著夢醒後不復存的「虛幻」特質,將依從二元對立相生的虛妄意識所形構出的色相世界類比夢境世界的成形。然而「做夢」是在生命意識的基礎上發生,所以夢終究會醒來,帶著「夢中的意識時間」回到現實二元理性所指稱的時間結構。這
怀川文脉三世黄的府城王家
作者:王保成  来源:焦作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府城王氏祠堂位于中站区府城街道府城村东西中心大街东段路北侧。王氏祠堂山门早被拆毁,东西配殿是世纪初翻建的,所用材料还是原物。而正殿和配殿则是清代建筑。在拜殿的落架梁上,刻有最后一次的重建时间 “时大清嘉庆捌年”。王氏族人王景常老先生告诉我们,大殿创修于永乐五年(1407年),重修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