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民国范儿的传承
作者:丁歌  来源:山西青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工作人员  民国  昆曲  牡丹亭  台湾  观众  古典文化  半小时  学生 
描述:昆曲《牡丹亭》在杭州公演。演出前半小时,检票口排起长长队伍,年轻观众陈汛排于队中,他看到一群工作人员簇拥着一位矍铄的"高个",款款走向剧场。经过长队时,"高个"停住脚步,排在了队尾。已经绕开队伍走入
文学观对照下的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李燕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文学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中国作品  牡丹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中国戏剧 
描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坛上的一个巨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罗马戏剧与英国民间戏剧中的优秀思想,忽视戏剧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打破喜剧与悲剧的界限,从思想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它的作品针对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歌颂爱情,富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揭露社会的黑暗
刘梦溪 书生留得一分狂
作者:左文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中国艺术  红学  传统文化  研究院  比较文化  作家  人类  国学  牡丹亭 
描述: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
《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作者:暂无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  青年干部  邹自振  鳌峰书院  刑事司法协助  福州市  牡丹亭  福建省  价值观 
描述:《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粤韵红梅再续情”戏迷见面会
作者:成德承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广州市  文化广场  活动策划  粤剧  文化公园  香港  红梅  广东  牡丹亭 
描述:子专程从香港来到广州,为她打气、捧场,场面颇为温馨。首先,陈韵红以一曲《昭君出塞》先声夺人;随后,陈韵红与拍档黎骏声对唱了一曲《同是天涯沦落人》;陈韵红香港戏迷会干事钟小梨演唱一曲《牡丹亭》选段
生动的女人
作者:子沫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咖啡  发光  朋友  人到中年  牡丹亭  服务员  标准化  海南  园林  睡眠 
描述:发张照片分享她的开心。那时的她一点儿都不淑女,吃得酣畅淋漓,却相当率真可爱。她已近40岁,却没有40岁
《长生殿》传奇末尾的八句诗
作者:黄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传奇  李商隐  末尾  读书札记  中国古代  牡丹亭  徐朔方  桃花扇  印刷本 
描述:期以来
配角的爱情(外二首)
作者:李卫强  来源:词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配角  心情  童话  飞行器  红牡丹  牡丹亭  魔术  小亭子  学会 
描述:配角的爱情(外二首)
契合人物 薪火传承:学习昆曲花脸剧目的心得
作者:唐荣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剧目  白先勇  学习  折子戏  行当  表演  老师  牡丹亭  人物性格 
描述:牡丹亭》的主演们分行当设立了首次个人专场,我也有幸忝列其中,并在传承计划的收官"净行"
当昆曲从生命中穿行而过
作者:于丹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唱片  戏曲  生命  记忆  男人  京剧  龙江精神  牡丹亭  革命样板戏 
描述:浮动的尘埃…… 在我少女时代的记忆里,戏曲的造型是那样强烈地对立着,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反差:一端是革命现代样板戏,男人如郭建光的十八棵青松、杨子荣威虎山上潇洒英雄、洪常青的烈火中永生;女人如李铁梅的提篮小卖,江水英的龙江精神,阿庆嫂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而另一端,在爸爸的老唱片里还藏着另外一个世界,那里的男人可以为将、可以为相、可以为儒雅巾生,可以扎大靠,可以戴髯口,可以舞翎子,也可以翩翩一扇开合在手,那里的女人裙纱明艳,珠翠满头,玉指纤纤,水袖盈盈,为她们的男人追魂寻魄生死缠绵…… 这在一个十来岁小女孩儿的经验系统中是多么诧异的事,这都是“戏曲”吗? 回想起来,其实爸爸的唱片里京剧占了八九成,他爱的戏多是冷涩的,老生戏爱听言派余派,青衣戏爱听程派,昆曲的只俞振飞、言慧珠、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有限的几位,但是我偏偏就被昆曲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