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51)
报纸(1975)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1)
历史名人 (828)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2(569)
2009(425)
2008(478)
2007(302)
1990(26)
1988(19)
1987(25)
1986(40)
1957(9)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46)
戏剧艺术(33)
文化艺术研究(10)
文学教育(8)
电影评介(6)
戏曲学报(5)
江西戏剧(4)
宜宾学院学报(2)
自贡师专学报(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明代《牡丹亭》批评与改编之研究
作者:陈慧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  汤显祖  牡丹亭  批评  改编 
描述:改編者根據特定目的加以改編;而初興盛的評點也加入了討論的陣容,與諸評論家、改編者等共同匯聚形成《牡丹亭》的研究熱潮。《牡丹亭》引發的迴響廣泛且多元,其中最具研究意義的應屬批評(包括曲論、評點等)與改
牡丹亭》下场诗集唐之研究
作者:陈富容  来源:辅仁国文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下场诗  集唐  集句 
描述:亭〉下场诗的成就,相对的是被忽略了。但我们只要仔细阅读分析《牡丹亭〉 的下场诗,便可发现这五十五首集句诗,绝对是汤显祖用心经营之所在,它不但符 合近体诗格律,崭新的诗意也在戏剧中,充分的发挥了抒情
“经·传·注·疏”小议
作者:赵汝成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谷梁传  古代典籍  注释  封建时代  儒家  旧注  礼仪  周礼 
描述:笔者所说的“经”、“传”、“注”、“疏”属于古代典籍,四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是被儒家列为经典的著作。如《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
戈戟小议
作者:党士学  来源:文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冷兵器  考工记  形制  主要区别  论述  古代  看法  郑玄注  划分  周礼 
描述: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戟头较戈头窄而瘦长”;
肉桂“引火归元”小议
作者:颜承魁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火归元  肉桂  益火消阴  黄宫绣  命门  中药学  本草  求真  滋阴药  血分 
描述: 肉桂辛、甘,大热,有小毒,入肝、肾、脾经。正好古在《汤液本草》载其功用时说:“肉桂入足少阴肾、大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清·黄宫绣《本草求真》
小议晏词之“清”
作者:刘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冯延巳  词风  士大夫  欧阳修  北宋  伤春  主要表现  情感  代表人物 
描述:在北宋初年的词坛上,南唐冯延巳的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士大夫词人。清人刘载熙曾经这样评价宋初词坛上作为主流词风的代表人物欧阳修与晏殊二人"冯中正词,欧阳永叔得其深,晏同叔得其俊"①。据说,晏殊本人也是有意识地学习冯延巳的词风。北宋刘窸在《中山诗话》里记载:"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
魂归《牡丹亭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曲家  昆曲  杜丽娘  唱曲  老师  父亲  第二次  张澜  苏昆 
描述:2002年8月4日晚,昆曲社社长金继家来电告知,吴琇老师走了!没有想到,我与道和曲社老曲家吴琇从相识到离别不足60天!6月10日午后,天空中下着零星小雨,我与老曲家汪粲英之女张澜澜一起来到谢衙前
牡丹亭随想
作者:王可 杨大可  来源: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飞行  牡丹花  戏曲  可可  衣身  蝴蝶  引风  花朵  石头 
描述:牡丹亭随想
牡丹亭》随记
作者:谭晓雯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词  散场  赶集  相思  余音  红烛  莫名其妙  模样  游园 
描述:其间韵味,只单纯地觉得好听。回到家里,寻来戏词,央求哥哥一遍一遍地念着,然后跟着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背,虽不会唱,却也觉得万般美
論“牡丹亭
作者:陈賡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人文科学  作者  现代舞  封建礼教  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  大学学报  明代中叶 
描述:就连戏曲评论家们也不敢动笔触及它了。但从另一方面看来,欧洲的古典文学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