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能力应是博士生教育的重点
-
作者:张文修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博士生 教育重点 学位
-
描述:根本标志。一、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培养,为创新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的基础,首先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才能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我校已正式提出并按照一级学科招收培养博士生,建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逐步完善一级学科的培养设置方案,鼓励博士生按一级学科大范围选课,甚至跨出一级学科选课,给他们选课以充分的自由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校已有九个一级学科经国家批准可以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使博士生的整体质量有了提高。历彦忠是制冷与低温工程的博士,他的学位论文“超导线及其多孔涂层在超流液氦内的传热性能”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超导、材料等许多领域。赵升吨获得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间歇性排气噪声及其控制理论的研究...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
作者:杨其新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 素质教育目标 能力结构 创新活动 扎实的知识 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 保护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
-
描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
设备故障率应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指标
-
作者:刘晓强 来源: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备故障率 企业设备管理 关键设备 技术指标体系 数控机床 生产经营 故障停机率 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生产能力 故障频率
-
描述:为利用率极高的关键设备,如FB260数控镗铣床、XK2150
-
揣摩写作意图应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
作者:毛昌宁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意图 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 爱国思想 思想基础 “呐喊” 辛亥革命 “蓝色的世界” 中心句
-
描述:尾,找出中心句和关键句 一篇文章总是围绕一个总目标展开,具有一个总意图,体现这个总意图的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所谓“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即是文章的一般规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全文结句“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又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道出了作者痛悼烈士、勖勉国民的写作意图。围绕“痛”什么、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何还要“勖”国民等问题,就可切入文章中腹,把握全文内容。“我在青年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一段《<呐喊>自序》的开头话则是理解全文的钥匙。读了下文作者对个人经历的大段叙述,我们会悟到,这许多“梦”不正是鲁迅先生不断探求着的救国救民的理想么!这种爱国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正是《呐喊》创作的思想基础的(由来)么!
-
发展农机产业应是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重点
-
作者:申忠凡 来源:湖南农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机产业 农机化 农机产业发展
-
描述:发展农机产业应是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重点
-
语文课堂中 ,思维教育的重点应是逻辑思维
-
作者:王跃平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 逻辑思维教育 非逻辑思维教育 地位
-
描述:在今天的语文教育界,没有人否定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实施思维教育的重点在哪儿,大家并不是太清楚。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逻辑思维特别是形式逻辑思维
-
栽培种管理应是菌种管理的重点
-
作者:许志鸣 来源:中国食用菌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菌种 栽培种 管理
-
描述:在食用菌生产中,母种、原种、栽培种各有其不同的功能,混淆各类菌种的功能,忽视对栽培种的管理,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菌种管理体制中应当以栽培种的质量控制为菌种管理重点.
-
农业节水应是"十五”水利发展的重点
-
作者:龚华 裴勇 刘争胜 王瑞谮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灌区 节水 "十五”规划 黄河流域
-
描述:改进等.节水灌溉工程应是"十五”期间工程安排的重点.
-
县级物价工作的重点应是监督检查
-
作者:钱洪生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价工作 县 监督检查
-
描述:件商品也
-
农民应是口腔预防工作的重点
-
作者:李明 韩忠荃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腔预防 农民 保健意识 健康意识 牙结石 物质文明 物质条件 行为水平
-
描述:民差距愈来愈大。在沿海中度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村,据统计95%以上的农民尚无每日刷牙的习惯,多数人尚不知引起龋病的主要因素,不少的人认为龋齿是某种“虫子”蛀的,不知牙结石为何物、如何形成的、该不该存在,也不清楚牙结石的危害。更不用说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清除牙结石了。尚未意识到物质生活改善及饮食精细化客观上对保护牙的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广大农村,出现了口腔保健意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