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邵雍的《击壤集》
-
作者:王士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邵雍 社会危机 民族矛盾 北宋时期 道学 政治 官僚地主 地主阶级
-
描述:作的理论和实践上反
-
名家评诗的一个误区
-
作者:竺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式逻辑 鸟鸣 中国古代 江南 黄庭坚 杨升庵 无生气 《全唐诗》 美学思维
-
描述::“古诗鸟鸣山更幽,我意不若鸣声收。”在王安石看来,“鸟鸣”则不是“山幽”,“山幽”则不能“鸟鸣”,二者绝不可以并存。安石晚年退居南京,有《钟山即事》一诗,末两句云:“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
苏轼错评“满地金”
-
作者:慕秋 来源:老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菊花 宰相 西风 黄花 黄州 园林 耐寒
-
描述: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作出这样
-
巧评妙改,事半功倍
-
作者:陈姝丽 来源: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半功倍 新课程标准 学生习作 “推敲” “绿” 王安石 学习 批改
-
描述:在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后,我决定用新的方法批改评价学生习作。教学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准备好如“文章不厌百回改”的俗话,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推敲”取舍,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定
-
创作·鉴评实例三
-
作者:徐忠根 来源:宝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评 创作 实例 结构对称 艺术修养 空间感 王安石 欣赏者 层次感 审美心境
-
描述:此石质地温润,肌肤细腻,形状规整,结构对称,石面虽如股掌,但构图尤为合理——状如枝桠的纹理,稀落交叉;形似花朵的色斑,疏密有致;画面布局自如,大片"留白"恰到好处。左侧下方色泽由浓渐淡地向上蔓延,形成素淡的墨晕。这种"散墨"感觉,犹如画家绘画
-
王安石诗研究
-
作者:陈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
描述:眉山、江西二宗得勢,席捲宋代詩壇大半壁江山。但他們專以氣格達意為主,而不避徑直淺露;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臨川王安石,以一異軍孤起,步趨唐人之後,力求婉曲回環,能令人尋繹於言語之外,而在宋詩中那樣顯得別具
-
谈谈古汉语中的“婉言曲达”法
-
作者:康甦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赵王 司马光 外交礼仪 左传 古汉语 王安石 高中语文 鲁肃 孙权
-
描述:。文中秦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这里说的“请奏瑟”不能理解为“请(您)弹瑟”,而应理解为“请(允许我)呈献瑟(给您)”。以上两种解释虽同样是秦王要赵王鼓瑟相乐的意思,但照前者理解则是直陈的命令语气,那样说
-
指导小学生自改作文四法
-
作者:王育刚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自改作文 作文教学 王安石 恋恋不舍地离开 命题作文 学生作文 肥东县 思想感情 求异思维能力 修改理由
-
描述:指导小学生自改作文四法肥东县城关小学王育刚一、诱导法。即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其进行启发、诱导。针对农村小学见闻少、知识面窄等实际情况,我就在作文课上给他们讲些著名作家不断修改、锤炼
-
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
作者:刘继鹏 来源:校园文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论诗 思想情感 赏析 王安石 阅读 李清照 辛弃疾 古诗词 唐代边塞诗 爱国诗人
-
描述:知人论诗——古诗词阅读赏析法(二)
-
古典诗词中的“主宾倒置显出法”
-
作者:梅华 来源:黄冈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倒置 主宾 王安石 造句能力 千家诗 修辞技巧 古代诗词 赏析 自然事物 古典诗词
-
描述:。又如: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