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晏殊与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
-
作者:刘畅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苏轼 人生如梦
-
描述:“人生如梦”一直是古代文人探寻生命意识的重要主题。宋代词学发展,很多文人在词作中表达着他们的人生态度。晏殊与苏轼虽然在人生道路、创作风格上等有很多差别,但他们在词作中都曾不止一次地发出对于光阴流逝
-
本图适兴 不虑亏成——王安石棋诗赏析
-
作者:刘斌 来源:棋艺(围棋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人 民族性格 思维方式 围棋史 精神胜利法 本质上的区别 重要的地位 说明事实 苏轼
-
描述:这是一首格调清新、兴味盎然的七绝小诗,诗虽短,却在中国围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维方式,进而透视通过围棋流露出的民族性格。
-
苏轼利民思想刍议
-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治者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拭 民本思想 利益分配 《周易正义》 司马光 社会理想 民不堪命
-
描述:不管百姓死活,一味掠夺聚敛财富,老百姓无以聊生,必然走上反抗之路。故《尚书·蔡仲之命》有言:“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因此,历代明智的统治者。不得不适当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以显示其“德政”,善于“养民”。(《尚书·大禹谟》:“禹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无论重民还是以民为本,取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利益如何分配。自然,自有阶级社会始,统治者总想从被统治者那里攫取更多的财富供其享乐,但恰恰因为顾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古
-
论苏轼诗的人民性
-
作者:孙兰廷 来源: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目的 思想影响 墓志铭 苏轼 统治者 人民性 欧阳修 熙宁 吕惠卿
-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久负盛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在诗、词、散文以及书法绘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怎样评价苏轼的作品,评价他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所写的诗文,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四人帮
-
论苏轼的政治革新主张
-
作者:曾枣庄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革新 宋仁宗 神宗 苏轼 阶级矛盾 宋王朝 革新措施 四川 兴修水利
-
描述:”横行时,
-
论苏轼与理学之争
-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圣人之道 程颐 理学家 人情人欲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反理学 孟子 人为本
-
描述:性气
-
一生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的苏轼
-
作者:鲁尧贤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实际出发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改革 坚持 变法派 免役法 政治思想 青苗法
-
描述:,又想在他头上加一顶动摇派的帽子。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御用文人竟将他看成“典型投机派”。纵观苏轼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政治活动,不难看出一贯坚持革新是他政治思想的主流。他一生素志
-
苏颂与苏轼
-
作者:颜中其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族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北宋历史 庶族地主 政治形势 司马光 反对派 士大夫 苏轼
-
描述:的,原先是普通庶族地主,“家世至寒”,
-
苏轼政治思想管见
-
作者:邱俊鹏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政治地位 文学史 经济地位 历史实际 地主阶级 宋仁宗
-
描述:级的立场。这是不符合苏拭的思想和历史实际的,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
略论苏轼的政治道路
-
作者:杨运泰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北宋 四大家 政治态度 道路 司马光 革新运动 文学史 封建士大夫
-
描述:“文湖州竹派”的中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