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东阳《上孝宗疏》与有关古代诗文片断的比较
作者:董连祥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东阳  古代诗文  李文和  明王朝  艺术魅力  白居易《卖炭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范专科学校  批判现实  王安石 
描述:李东阳《上孝宗疏》与有关古代诗文片断的比较董连祥弘治十七年(15O4),阙里孔庙的重修、扩建工程完毕,明孝宗派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前往祭奠孔子。李东阳从曲阜返回京城,立刻呈上一份仅四百余字的奏章,我们姑且称之为《上孝宗疏》。《上孝亲疏》载于《...
古人谈作文
作者:陶曙  来源:中国培训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南岛西部  欧阳修  作文  醉翁亭记  北宋文学  北宋政治  王安石  人生如梦  钱币  容斋随笔 
描述:为我所用。你如晓得这个道理,也就会做文章了。’
生生未云已 岁晚将安谋
作者:李松梧 孙金桩 张望林  来源:治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流失  王安石  自然界  人均耕地  水土资源  黄土高  长江上游地区  毁林毁草  秃山  耕地资源 
描述:一首寓
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下)
作者:陈平原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修  《习学记言序目》  韩愈  唐宋  王安石  理学家  范仲淹  《朱子语类》  道之文 
描述: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下)陈平原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相似之处不少,以至史学家叙述时常有二者“同构”之感。比如,都是借复兴儒学、摒斥骈偶来为古文运动开路;都是以三代两汉文章相标榜,甚至连推举作家的排列顺序也大致相同;还有,都是经过百余年的酝酿积蓄,最后由韩...
文苑撷英拾趣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郭沫若  雪中芭蕉  《醉翁亭记》  唐宋八大家  东坡  文学创作  陈季常  创作精神 
描述:文苑撷英拾趣郭文卿在中华文明古国历史长河漫游,胜览长江三峡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进程,历代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以极大的热忱,以毕生之精力活动于文苑,他们的实践和经验
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东坡肉  逸闻  苏辙  范仲淹  《集古录》  黄庭坚  苏味道 
描述: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郭文卿“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诗词大作家。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始于明初朱右编的《人
单元教学系列辅导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林觉民  新格律诗  论证方法  环境描写  驳论文  语言特色  反驳方式  王安石  《“友邦惊诧”论》 
描述:单元教学系列辅导初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提要]一、比较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同的体裁特征,了解其运用的主要表这方式。二、理解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的文章是怎样具体运用的。三、分析记叙文中适当穿插议论
好一个“绿”字了得
作者:陈祥麟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兴化市  体现出  供电局  比喻为  头发  多年前  咏春  扬州  少年 
描述:记得十多年前上大专夜校,老师给我们讲解王安石的《夜泊瓜洲》一诗时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这一个“绿”字,无论怎样用其它字替代,都不能体现出当时“春意盎然”的效果。时至今日,依然
宋人喜食羊肉
作者:张清宏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羊肉  肉食品  推广与普及  “祖宗家法”  《字说》  《铁围山丛谈》  烹调方法  王安石  北宋宫廷  宋人轶事汇编 
描述: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就不能随意
妥善处理情感垃圾
作者:张子勤  来源:长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妥善处理  垃圾  武器和工具  公民合法权益  攀附权贵  情感投资  废液废渣  人生坐标  王安石  心理伤害 
描述:“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才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这是宋代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题为《树影》的诗,据说是借物咏怀地表述了诗人对官场的憎恶之情。今天借来表述对污染环境的废弃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