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与《临川梦》比较论
作者:李碧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临川梦》  《临川梦》  比较  比较 
描述:"几令《西厢》减价"的《牡丹亭》无疑是我国戏曲文学艺术史上的一部瑰宝,历来在学术界的研究都较为详细和全面;而《临川梦》承接汤显祖的创作之风,再次掀起了"梦"的主题的高潮,近年来对蒋士铨及《临川梦
牡丹亭》的电影改编
作者:邵珠峰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电影改编  梅兰芳  《游园惊梦》 
描述:,令电影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一改编方式值得电影创作者学习推广。
牡丹亭》的文本召唤结构
作者:李玲玲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召唤结构  结构  人物  语言 
描述:文学文本生来是为读者的阅读而作,这个特点决定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性。戏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更需要强大的召唤力量与观众进行交流,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戏曲《牡丹亭》正因为曲折的结构、不朽
牡丹亭》出评(上)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
牡丹亭》:“人”的赞美诗
作者:程建忠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人性  人性 
描述:"的伟大力量和高贵理性。
《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对比分析
作者:刘春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情  剧情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戏剧模式  戏剧模式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描述:中心句:《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之处,在戏剧模式及情节内容详略特别是语言运用上有不同。
牡丹亭》出评(下)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作者:邵鲁琳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性  人性  理性  理性  超越性  超越性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成熟时的作品,作品沉淀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功底。除了成熟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魅力,《牡丹亭》还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使其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巨大感召力。
漫谈《牡丹亭》的几个情节
作者:郑艳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  情节  改名  改名  梦幻  梦幻  吊打  吊打  拒认  拒认  相认  相认 
描述:与前代戏剧相比,《牡丹亭》十分重视情节的设置和安排,如改名、梦幻、吊打、拒认-相认等。虽然这些情节在总体上并未突破传统,但却在细节上积极创造,从而使那些处于模糊、过渡状态的情节呈现出
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
作者:蔡姬煌 黎彦   来源:中国旅游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