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 谈 浅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云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 王益群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古人云:文以载道,书以传情。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绝活,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人神往。在华夏文化长河中,书法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凡冠婚丧祭、四时八节以及朝廷、庙宇、宗教、宗祠、商铺、民居等等装饰,都离不开这道亮丽的风
-
汕头对台交流合作优势独特——访海协会副会长、《两岸关系》杂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汕头对台交流合作优势独特——访海协会副会长、《两岸关系》杂
-
宋杂剧、杂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
-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杂剧 北杂剧 南戏 宋金杂剧 元杂剧 行当 正杂剧 汤显祖 院本 剧目
-
描述:宋杂剧、杂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苏子裕演出角色按行当分派,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色。编撰剧本、导演构思、编腔配曲、演员分工、人物造型都必须考虑行当。每个剧种都有相应的行当体制。考察
-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
描述: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曲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胡锦涛四点意见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全国台联两岸关系杂
-
作者:王丰 祁春玉 来源:台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座谈会 杂志社 胡锦涛 台胞 台联 2005年 专题研讨 张铭清 副会长 总编辑 台办
-
描述: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在海内外和台湾岛内引起热烈反响。与会台胞们表示胡锦涛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指导原则,全面表达了对当前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包含着许多新论述、新主张,体现了祖国大陆维护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最大诚意和善意,也体现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周青在发言中提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台湾民众的尊重和理解。讲话中不仅提出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的原则性意见,还就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两岸客运包机常态化等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何标、林丽韫、郭平坦等台胞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
-
同诗协诸友游牡丹亭(诗一首)
-
作者:杭州 卢典 来源:明湖诗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同诗协诸友游牡丹亭(诗一首)
-
胡应麟《诗薮》论杜诗
-
作者:张若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杜诗 杜诗 格调说 格调说
-
描述:,探讨胡应麟对杜诗“正变”的看法。在总结了前人对杜诗“正变”问题的论述之后,重点阐释了胡应麟对杜诗体调“正变”的认识。通过对胡应麟“辨体”批评的解释、杜诗“正变”观的阐发,以及他对杜诗不同诗体中所体现
-
诗缠病与病缠诗
-
作者:范一直 来源:医药与保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史铁生 黄景仁 “穷而后工” 《我与地坛》 袁宏道 无关系 汤显祖 王安石 文学现象
-
描述:诗缠病与病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