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4)
报纸(52)
学位论文(20)
会议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0)
宗教集要 (4)
地方文献 (3)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0)
2009(15)
2008(13)
2007(18)
2005(12)
2003(4)
1998(4)
1996(8)
1986(6)
1985(4)
按来源分组
哲學與文化(2)
国学(1)
有鳳初鳴年刊(1)
福建史志(1)
闽北日报(1)
同舟共进(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电影评介(1)
语文知识(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论北宋末年的变法革新与黄庭坚的政治态度
作者:吴政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实行变法革新  黄庭坚反对变法革新 
描述: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革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于国于民有利;黄庭坚站在守旧派立场,反对变法革新。守旧派得势,黄庭坚由监镇调朝廷任职;革新派得势,黄庭坚被“除名羁管宜州”。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政治根源探讨
作者:王宾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失败  阶级矛盾 
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最顶峰的宋朝,王安石变法隐隐地给历史以针锥般刺痛,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当时的社会境况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从政治角度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以期为如今进一步改革总结经验.
2014不是1914:战争不应是政治的继续
作者:左凤荣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  历史教训  《南风窗》  以史为鉴  金融体系  民众心理 
描述:界大战爆发以及在今天思考这一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很有意义。
民企入滇助推桥头堡建设黄孟复全洙秦光荣李纪恒仇和罗正富等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签订国内合作项目189个、外资项目7个,引进省外资金5055亿元,协议外资14.7亿美元 本报讯 (记者 张雪飞 李继红 张炯雪 龚 霞)昨日上午,第20届中国昆明进出商品交易会暨民企入滇助推桥头堡建设大会项目签约仪式在昆明举行。参加集中签约的共有全省16个州市的212个项目,签订国内合作项目18
臧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曲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戲曲批評 
描述:道,因此音律的辨正可說是臧懋循改編《牡丹亭》之首要目的,故本文將研究焦點集中於曲方面,透過對於臧懋循改評本《還魂記》中更動曲牌、刪改曲文等動作的詳細分析,結合眉批的說明,深入探究臧懋循對湯顯祖
“君臣五位”刍议——中国古代禅宗政治伦理学说的文化透视
作者:刘松来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君臣五位  宗教伦理     
描述:文章以“君臣五位”为观照点,详细剖析了古代禅宗在佛教中土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曹洞宗的政治伦理学说已经融入了“忠”、“孝”之类的儒家理论,显示出了较为强烈的“入世”情怀,由此形成了中国佛教“亦出世
在纪念李井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纪念李井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
《紫箫记》与《紫钗记》政治寓意之比较
作者:朱仰东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描述:汤显祖在由《紫箫记》到《紫钗记》的创作过程中寄寓着其政治思想的转变,这可从三个层面探讨之: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批判力度加强了;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以反抗代替了宗教求索,更富
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
作者:刘健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礼乐制度  儒家  《乐记》 
描述:是儒家治政的信条,音乐作为独特的手段,因其“移风易俗”的显著功效而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礼记》记载的音乐形式,综述音乐在周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以此揭示周代音乐
“至诚恻怛”与“任理无情”:王安石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作者:郭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诚恻怛  至诚恻怛  任理无情  任理无情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张力  张力 
描述:怛”的执政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任理无情”的执政原则。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在学理上并行不悖,但在现实政治中,由于他过分强调自然天道的客观公正,使天道压制了人道,致使其政治构想与现实政治之间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