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89)
报纸(2320)
学位论文(173)
图书(83)
会议论文(7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07)
历史名人 (2297)
地方风物 (70)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14)
红色文化 (10)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3(428)
2012(674)
2011(575)
2010(583)
2009(509)
2008(581)
1999(97)
1998(77)
1995(57)
1988(38)
按来源分组
苏州日报(58)
剧影月报(47)
天天新报(28)
晶报(19)
戏剧丛刊(10)
文学教育(8)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3)
高校地质学报(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结局悲喜
作者:吴雨微 黄剑平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局的悲喜  悲剧理论  喜剧理论  比较研究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举世闻名的两部文学著作。两位作者分别是同一时期中西方杰出的剧作家,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以反抗封建制度的自由爱情为主题。尽管如此,两部作品
梦中之情《牡丹亭
作者:风烟  来源:岁月(醒狮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梦中之情《牡丹亭
试析《牡丹亭》不同改编本之异
作者:李月云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析《牡丹亭》不同改编本之异
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张冰 张本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丽娘 
描述:作为“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汤显祖“至情”的世界观。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就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本文尝试结合《牡丹亭》文本阐释汤显祖的“至情”论。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深层意蕴
作者:苏天宇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论  讽世意识  悲剧意识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在一对青年男女梦中相会、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故事,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自己理性思考的内容,《牡丹亭》集中体现了汤显祖宣扬的“至情”论,并且具有强烈的讽世
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
作者:李昕  来源:群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  牡丹亭  文化差异  文化折扣  产业结合  文化产品  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 
描述:勃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贸易逆差依然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竞争
戏曲之况味
作者:颜湘君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人生  白先勇  刘希夷  牡丹亭  昆曲  故事  无限  少年  唱腔 
描述:依依呀呀的唱腔,原有着无限的韵致和深情,待得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看过了人事沧桑,方能解得其中几许况味。
秋至兰香远 天寒松不凋:昆曲艺术的业余传承
作者:池玉玺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昆曲艺术  曲家  牡丹亭  演出  俞平伯  保护工作  文献保存  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描述:存,以及维持昆曲艺术不至消亡,都起过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昔日北京动物园古桥(下)
作者:杨小燕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动物园  牡丹亭  古桥  照片档案  试验场  拆除  扩建  游廊  景区  珍贵 
描述:北京动物园内的古桥大部分已在扩建中拆除,只留下珍贵的老照片档案,与大家共赏。
吴歈兰薰之留园
作者:卓玛  来源:雨花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青花瓷  牡丹亭  评弹  园林  拙政园  吴语  姑苏  观众  弹唱 
描述:的裁剪,青底上盛开着白色的蟹爪菊,宛若一只清冷冷的青花瓷,这让我想起了《青花瓷》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在姑苏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