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3)
报纸(54)
学位论文(38)
图书(29)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43)
地方文献 (216)
非遗保护 (11)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
2013(44)
2012(60)
2011(47)
2008(28)
2007(39)
2002(22)
2000(14)
1999(26)
1992(1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3)
书屋(3)
福建艺术(2)
书品(2)
兰台世界(2)
长沙大学学报(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新闻爱好者(1)
文化学刊(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凌濛初与汤显祖
作者:徐永斌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凌濛初  汤显祖  戏曲  交流  相似性  差异性 
描述:艺术性和思想性。
应是《红楼梦》里人——清代闺阁对《红楼梦》的阅读
作者:刘舒曼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清代闺阁  禁令  家训  戏曲  《红楼梦影》 
描述:《红楼梦》在有清一代属禁书之列,但禁之愈烈,读之愈盛。自《红楼梦》诞生之日始,它就拥有了众多的闺阁知音。清代的女性不顾国家禁令和家训教诲,她们读红楼、评红楼,甚至提笔为它写下续书《红楼梦影》。形成了独特的闺阁红楼文化。
汤显祖《牡丹亭》评介
作者:张进德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文学鉴赏  戏曲  高中  语文教学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评介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派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描述:堂弟子”的作品,对它们进行逐一的研究,从而梳理出该派的哲学思想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学主张及其作品。...
叶梦得与苏轼——兼与王安石比较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叶梦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叶梦得的心目中,王安石和苏轼同是伟人,并无明显的轻重厚薄之分。
我的围棋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围棋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围棋  生活  借题发挥  王安石  原诗  文学  棋迷 
描述:,围棋文学的魅力。[第一段]
狭隘的结果
作者:朱世忠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狭隘  唐宋八大家  熙宁变法  王安石  文学   
描述: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和文学舞台上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殊死斗争中相继去世。四月,在诗文词方面绝妙一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手操纵了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在一片谴责声中抱憾辞世。九月,以砸缸救人而妇孺皆知千古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