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5)
期刊文章(756)
学位论文(12)
图书(9)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71)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12)
红色文化 (9)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27)
2013(90)
2012(120)
2011(163)
1999(17)
1940(1)
1938(3)
1937(8)
1936(7)
1935(5)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37)
京郊日报(19)
解放军报(9)
江西省政府公报(9)
京九晚报(2)
玉林日报(2)
信息日报(2)
武汉出版社(1)
广东审计(1)
今日千岛湖(1)
北宋韶州通监建置时间考
作者:张峨建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间考  韶州  余靖  资治通鉴  北宋  时间问题  宋孝宗  王应麟  金石  公元 
描述:二十五万斤,请置监铸钱。诏以为通监”。夹注云:“赐名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今从本志并书”。可见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李焘修《长编》时,置监、赐名时间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李焘叙此事时
“三七之厄”“百六阳九”与谷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易》学  卦气说  王夫之  《通鉴》  象数派  《读通鉴论》  《周易》  《易传》  《中国通史简编》 
描述:“三七之厄”“百六阳九”与谷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授课一得
作者:周燚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空间  王安石  生存本领  先人  思维自由  旅程  教师与学生  以人为本  高考文科  北宋文学 
描述: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授课一得
由《奉酬叔见赠》谈北宋思想与文学
作者:黎湘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韩愈  北宋  思想学术  文学  孟子  再论  守道  水灾 
描述:无施不可者。”而且,此老还满怀欣喜之情赠了王安石一首诗:
“三七之厄”“百六阳九”与谷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通鉴》  两汉  史料  汉儒  《易》  叙事  质朴  例子  突出 
描述:,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类钤方》在骨伤科学术上的贡献
作者:王育学  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骨伤科  类钤方  危亦林  元代  积极影响  学术  卓越贡献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北京大学图书馆  整复方法 
描述: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例如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就取材于《钤方》的不少内容。但由于该书几乎濒于绝迹,遂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骨伤科学术上的卓越贡献,更是烟没无闻,以致有人误认为元代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是“中国第一本正骨学专著。”
刘山子承父业面壁十年注《本草》
作者:筱怀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实文学  刘衡如  刘山  《本草纲目》  古书校勘 
描述:刘山子承父业面壁十年注《本草》
也谈王安石的人才观——由《伤仲》的评价说开去
作者:詹龙雨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伤仲  王安石  人才观  写作目的  艺术效果 
描述: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反映了作者认知上的局限.”究竟如何看待方仲的“通悟”呢?是认为反映了王安石认知上的局限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还是看成作者为了写作目的、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为之?依我浅见
戏文佚曲,真耶?伪耶?
作者:班友书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辑佚  元杂剧  槐荫树  正始  传奇  宋元  胡应麟  古典文学  秀才 
描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曲的专著,计收佚曲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了在北中国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在南方继温
《伤仲》“贤于材人远矣”辨释
作者:周志锋 王兆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  辨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伤仲》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评论:王子曰:仲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