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1)
报纸(391)
学位论文(44)
图书(26)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63)
地方文献 (61)
红色文化 (34)
非遗保护 (16)
地方风物 (15)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4(196)
2013(55)
2010(81)
2007(60)
2006(34)
2005(18)
1996(13)
1994(12)
1991(12)
1987(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62)
中国文化研究(4)
中国书法(4)
读书杂志(2)
宝安日报(2)
书画世界(2)
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寻根(1)
书法研究(1)
北京大学出版社(1)
《元丰类稿》版本考略
作者:吴芹芳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元丰类稿》  《元丰类稿》  版本源流  版本源流 
描述: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元丰类稿》结集于北宋末年。自宋至今,刊本如麻,形成不同的版本系统。主要以时代为序,对《元丰类稿》的版本源流进行全面考证,并条析其源流关系。
题名《李翰林集》的三种不同版本
作者:詹锳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供奉  太白  宋本  明刻本  图书馆  江万里  陈振孙  乐史  补注  别集 
描述:一、明鲍松刻仿宋成淳本《李翰林集》三十卷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宋本或仿宋本李白诗文集只有两种:一种题作《李太白文集》,一种题作《李翰林集》。前一种是蜀刻本,元人所刻杨齐贤、萧士(?)注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及明郭云鹏删节杨、萧注加上散文的《分类补注李太白集》,都是从这个板本
《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索书号  中国国家图书馆  省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明万历  汤显祖  刻本  师范大学图书馆  传奇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传奇名著《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在明清两代流传极为广泛,现存版本即不下50种。但是各种公私书目记载颇为混乱紊杂,甚或难以凭据。兹据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郭英德《明清传奇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
作者:张倩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选  版本源流  静嘉堂  直斋书录解题  残本  刻本  唐诗  分类  宋本 
描述: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是宋代比较重要的一部唐诗选本,其分类的编选方式给后世提供了借鉴,其选诗旨趣与诸家迥异,历代评家各有轩轾。弄清其版本情况是研究《唐百家诗选》较为重要的基本
胡应麟《诗薮》版本
作者:侯荣川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江湛然  程百二 
描述:胡应麟《诗薮》现存十余种版本存在着较大的文本差异,本文通过对其刊刻背景的考辨及文本比勘,有效地清理了各本的源流关系,指出其版本优劣。本研究亦表明,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本在底本、校本的选择与使
谢逸别集版本源流考
作者:马津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溪堂集》  《溪堂词》  流传 
描述:谢逸是江西诗派重要诗人之一.其别集于宋代同从弟谢邁《竹友集》合刊,存诗文词集二十卷.至元代仍有流传.明代以后散佚较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编订《溪堂集》十卷,后主要存为十卷本.《溪堂集》的流传复杂,本文对其加以梳理,使之脉络清晰.
李井泉找到作了
作者:暂无 来源:包头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井泉找到作了
相山上的防火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4日,记者和家人一起来到相山公园爬山赏春。在通往电视塔的山道中,几位头发花白,穿着绿色马甲的老人在山道间穿梭,他们手里一把特制的铁扫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询问得知,这是特制的防火扫帚。 今年刚刚60岁的徐孝礼负责山顶上的一段山林,他肩膀上扛着一把防火扫帚、一手提个破口袋随手捡拾游人扔
牢牢把握 安全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牢牢把握 安全工作主动权 刘绍堂 近来,一个又一个重大事故接连而来,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惋惜的同时,人们都在思考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切实抑制住各类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触及源头,发现问题。某些大桥的寿命为啥这样短?新修的公路为啥遇有大雨
《毛诗》祝考
作者:郑思虞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    郑玄注  小雅  礼记  左传  周礼    祭祀  社会生活 
描述:迷信是先民日常社会生活中,对外界事物在其头脑里的虚妄反映。祝便是这种虚妄反映的产物。但是祝在先民生存生活的社会里,吉凶由之,祸福以之,善恶准之,它具有极为巨大的作用与力量!甚至化习成风,缵绪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