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47)
报纸(1157)
图书(77)
学位论文(39)
会议论文(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47)
地方文献 (816)
地方风物 (25)
才乡教育 (14)
非遗保护 (12)
宗教集要 (12)
文化溯源 (7)
红色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4(441)
2011(249)
2010(223)
2009(168)
2008(198)
2006(96)
2005(97)
2004(70)
2003(58)
1999(51)
按来源分组
福州晚报(5)
江西日报(3)
商学院(2)
中国经营报(2)
文学界(人文)(1)
中国房地产金融(1)
集邮博览(1)
江南论坛(1)
销售与市场 上旬刊(1)
销售与市场(1)
追寻润物无声的语文课堂:刘绍棠先生《师恩难忘》有感
作者:朱先云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刘绍棠  故事  小学老师  语文教师  无声  乡村  种子  话语  三年级 
描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索、在探寻,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翻开飘着墨香的课本,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吸引了我。罢,深深陶醉其中,陶醉在田老师
青春的记忆和怀念:徐芳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小记
作者:谢冕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和徐芳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女诗人不多,她的写作很出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只是偶尔见面,但谈诗的时候很少.这次她的新诗集要出版,出版方和她本人都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徐芳在给我的信中说起"真可以歌唱"的八十年代,她自言"一直沉迷其中",认为是"进入青春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诗歌的芬芳: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十万家灯火 八百里湖山:绍兴山水人文美联
作者:史明昭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绍兴市  山水  人文美  春秋时代  思想家  王安石  文学家  山阴 
描述:浙江绍兴市历史悠久,古称会稽、山阴,是春秋时代越国故地。这里山青水秀,风光秀美。正如北宋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咏唱的那样:"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园"。出自那里的诗文名篇,往往饱含一种特有的山水韵味。
《与鸟共翔》:身居山地果园的文人刘绍良
作者:谢荣贵  来源:大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  果园  山地  大理古城 
描述:2011年8月23日,在文友杨腾霄的邀约下,20多个文友在大理古城的“惠珍园”欢聚一堂,叙友谊,谈文学,好不快哉!
“纯情”诗人与“理性”诗人:叶嘉莹《大晏词的赏析》
作者:章淑珍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嘉莹  理性  晏殊  圆融  李煜  赏析  词作  浣溪沙  成功与失败  观照 
描述: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赏析》一文中,评说大晏词的伊始,就将大晏定义为一名"理性"的诗人,原因是其圆融平静的风格和他富贵显达的身世。"诗人的性格约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
开阖承转有度,景情趣理无穷:曾巩《拟岘台记》赏
作者:许醇芳 陈金华  来源: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情趣  《拟岘台记》 
描述:【作品原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爱心牡丹亭遭遇“成长烦恼”本报记者连漪见习记者王妍/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设置的相关细节有待完善。 1 牡丹亭遭“黑手” 近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滨河北路与南昌路交叉口东
国家人社部与市政府签署关于开展高层次专业夏峰邱春雷李璟黄
作者:暂无 来源:临沂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党委书记、主任夏峰,副主任邱春雷、李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黄麟英,市委副书记申长友,
熟悉又陌生的老地方 ■ 陈剑虹/ 黄松书/摄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蹑手蹑脚,我们像是随意进入别人院子的路人,在细雨霏霏的日子里,没有预约地闯入了这个陌生的老地方。 我撑着伞走过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氤氲在雾气里有一缕梦中萦绕过的气息,凝聚在撑起的小伞上。仿佛一直是这样的细雨,在我的梦中满溢出来,散落在每一丝缝隙里,渲染得瓦房顶油黑发亮,有如水墨画里走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