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蝶恋花》和杜安世《端正好》二比较分析
作者:龙希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分析  西风  燕子  离别苦  山长  长路  明月  “秋”  小令 
描述:在浩瀚的海中,我惊奇地读到了两首内容相似,构思相同的小令。这就是的《蝶恋花》和杜安世的《端正好》。现在,先将这两首对照排录如下:
诵太平,唱太平歌:纪念诞生1000周年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献  敦煌曲子  欧阳修  北宋王朝  民间俗  浣溪沙  神道碑  北宋初期  冯延巳 
描述:公世家江西之临川,
随俗而雅——名公巨相父子的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描述:雅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雅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小令《浣溪沙》全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纯情”之浓愁与“理性”之薄愁——李煜、比较鉴赏
作者:范育新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材  纯情  理性  李煜   
描述:志,真率任性,对后来的豪放家亦有影响;的写景抒情,委婉含蓄,开北宋婉约风。他们作的表现手法,在后人的作中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为宋词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中的《琵琶行》-说的《山亭柳·赠歌者》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行》  缠头    居易  蜀锦  尖新  花柳  《阳春》  主体性格 
描述: 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作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作中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中,探讨作中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
燕归花落总关情:浅析的创作特色
作者:刘晓林 孟国栋  来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创作特色  创作特色 
描述:的总体风格表现为委婉含蓄、圆润平静,并有一种富贵气象。他一生荣华富贵,生活范围狭小,创作主题也多为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但这不能因此而忽略他的艺术成就。
人类灵魂的焦虑与挣扎——试论《珠玉》的生命意识
作者:田干生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珠玉》中绝大部分作品是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也是人类面临生死问题时灵魂焦虑与挣扎的真实记录。传统所谓“无病呻吟”、“耽于享乐”的评价是不符合《珠玉》的实际的。
走向人生的感叹与思索--论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新气象
作者:王德明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感叹  思索  以诗为 
描述:是宋代的一位重要词人,是宋词发展史上"以诗为"手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宋词的最大发展之一是在中较多地表现了人生的感叹与思索,将纯粹的恋情转变为表现恋情与人生的感叹和思索的结合,这种感叹与思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情中有思特征探析
作者:冯玲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中有思  情中有思  冷观  冷观 
描述: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大家,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历来被后世推崇,尤其是情中有思的表现手法即真挚的情感下流露出比旁人多一份的冷静更为受关注.这一特点的形成不仅与词人看似平顺实则不平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