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人民吗?(摘要)
-
作者:胡昭曦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人民吗?(摘要)
-
《话说好课、解读要求》系列文章之四好的体育课应是精心设计的课
-
作者:毛振明 来源:体育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 精心设计 教学设计 文章 解读 现代技术手段 体育研究 教学组织
-
描述: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要求"之第四条: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
教育孩子 贵在引导——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读后
-
作者:董广文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教育家 思想体系 心理特点 知行合一 教学实践 示教 陆九渊
-
描述:未脱离过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他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旨出发,大力宣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
-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使“情”得到了升华。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
作者:罗志田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
新闻单位应是通讯员的“娘家”——读《“联”的效应》一文有感
-
作者:陆茂华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讯员 新闻单位 广播电台 近十年 新闻报道 新闻通讯 新闻工作者 娘家 南漳 基层
-
描述:读了《新闻通讯》第三期上的《“联”的效应》这篇文章,觉得湖北南漳广播电台注重“联”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新闻单位,特别是县(市)新闻单位学习。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干新闻工作已近十年,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深感作为基层通讯员,最希望的是能得到新闻单位经常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可是,现在,有些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我们还能找回已经丢失的乐趣吗
-
作者:柳延延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够择到外国去,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为,大多数没钱、没权送子出国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了,它表明今天从上到下对中国教育的失望。
-
“用户满意”应是企业的终极追求
-
作者:朱小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用户满意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
-
描述:”既是企业追求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
“用户满意”应是企业的终极追求
-
作者:朱小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用户满意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
-
描述:”既是企业追求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
弘扬白求恩精神应是毕生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弘扬白求恩精神应是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