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视野下的因袭与点化
-
作者:张兴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李清照 唐诗三百首 晏几道 升堂入室 情景交融 落花 毛泽东同志 名句 雨燕
-
描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曰"不会吟诗也会偷"。所谓"会吟"、"会偷",即善于因袭点化,推陈出新。因袭是古人用功入门的捷径,点化是大方升堂入室的秘诀,历代文豪莫不经由此道而成名成家。"秋风起兮白云飞","兰有
-
收藏经营得失录(下)
-
作者:盛茂柏 来源:收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得失 经营 收藏 花鸟画家 荣宝斋 李瑞清 客人 价格
-
描述:与武汉荣宝斋老总的交往一日我正在品赏一本书法集,一不速之客翩然而至。来者约莫三十有余,通体透着潇洒的帅气。“有档次高点的吗?”客问。我就手边所有荐了几幅,客人挑了李瑞清的八尺对开原装裱大对和已故花鸟画家王霞宙的六尺对开卷丹条幅,并叫我开个实价。我说:“3万。”他说:“3万就3万吧!价格还算公道。”
-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
传统与世界视域下的朱熹
-
作者:南坡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道学 中国文化传统 宋明儒学 学术思想 视域 吕祖谦 孔子 朱子语类
-
描述:朱熹看传统,钱穆看朱熹,世界看朱熹,形成了三组重要的光束,这"三看",对于现代中的传统和传统中的现代,意义深远。
-
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下)
-
作者:丁四新 来源:思想与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性命说 孔子 性命论 下愚 上智 人性论 荀子 观点
-
描述:才、性之分为之辩护和张目。荆公的命观源自孔子的"知命"说,嘉祜年间他的观点变得较为明确,宣扬"乐天知命"之说,并以"尽吾性"、"正己"为思想要点。
-
相山公安现场考评社区民警“八清五熟” 抽查民警都是“社情通”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相山公安现场考评社区民警“八清五熟” 抽查民警都是“社情通”
-
全长九个小时,连续三个晚上才能演完“最美”昆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快报记者陈煜堃
昆曲,素有“百戏之母”的美誉。10月16日至20日,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监制、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将登陆广州大剧院,这也是两戏首次以剧场版的完整演出向羊城观众展现昆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日前,担任两戏主演的沈丰英、俞玖林率先抵穗开腔造势,
-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度的把握:从三个版本《牡丹亭
-
作者:何随贤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排斥性 排斥性
-
描述: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
套接综合研究应是解决周围神经三个百年未变的途径和机会
-
作者:张咸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套接综合研究应是解决周围神经三个百年未变的途径和机会
-
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
作者:房春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诗歌语言 文体选择 牡丹亭 英译本
-
描述: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