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乡贤桑梓情深 君子和而不同——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作者:乐文华 李承红  来源:沧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陆九渊  朱熹  学术政治化 
描述:当王安石及其新学正遭受朝野上下的猛烈抨击时,陆九渊写下《荆国王文公祠堂记》,这是南宋初年以来第一篇公开为王安石伸冤的传世之作。陆九渊在赞誉王安石的同时,也批评新学本末倒置。然而新学真正的弊端在于学术政治化。
诤友论敌两相知——朱、陆交往叙考
作者:王法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论敌  诤友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相知相交三十年 ,在理学界互为论敌 ,在私交上互为诤友。如何处理学术之争和君子之交这两重关系 ?两位先儒的确在我国哲学史上留下了美谈佳话 ,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长久研究的课题
吕祖谦与鹅湖之会
作者:黄灵庚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吕祖谦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本文从吕学的渊源、“取人之长”的学术风格及吕祖谦的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论吕祖谦在鹅湖之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指出鹅湖之会对当时和后世学术的积极意义所在。
试论两宋儒学的文本观及其经学中的语言学思想
作者:黄敦兵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语言哲学 
描述: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浅析朱陆读书方法之争
作者:刘天宇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读书方法 
描述:南宋时代的朱熹、陆九渊分别是道学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们哲学观点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导致二人的思想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因此产生了影响久远的朱陆之争。朱熹、陆九渊二人在读书方法上均有自己独特
朱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为例
作者:胡泉雨  来源: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但一个属于理学派,一个属于心学派。在思想上有不同,如在“太极无极”的理解上。为此,他们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文中就从这里作为切入点。阐明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所在
朱陆之争述略
作者:王守斌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著名哲学家,在学术方面却坚持己见,朱学与陆学争论已久,通过两次争辩更能体现出来。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论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
作者:王一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无极与太极  道统 
描述:又在相互批判与借鉴中彼此吸取有利的因素创新发展,并且对当时的中国古代学术的繁荣以及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其推动作用和政治意义,所以把握这条主线对方便我们解读清代前期的理学以及比较朱陆二人
虞集书法研究
作者:雷雨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虞集  元朝  书法  复古  书体  理学  奎章阁  赵孟頫 
描述:理学思想对虞集影响较大,虞集在评鉴书法中时有体现;其三,虞集的书法史观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其复古魏晋、取向“精”、“清”、道法宋人的书法史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四,虞集的书法史观与其书法创作相表里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描述:力持正统之论,恢复理学之旧观。然不久靖难祸起,燕王以边境藩王,拥兵篡夺帝位,方孝孺竟以身殉道,捍卫天理。成祖即位后,即以旧臣修纂《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性理》三部大全,目的在于彰显文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