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师不应是精神牧师
-
作者:冯为民 来源:文化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马夫),禁止他人入内放牧。
-
《学前教育法》应是幼儿与教师权益的有力保障
-
作者:朱明燕 来源:教育导刊(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前教育法》 教师权益 保障 幼儿 教育立法 制订工作
-
描述:近年来,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经过多年努力,学前教育法的制订工作已提上日程。《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无疑是保障我国学前教育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所有幼儿与教师权益的有力保障。
-
教师还应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
-
作者:马世明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这些不良现象,许多专家教师发出呼吁,号召全社会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觉得目前教师的角色、身份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转变,它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
学生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优先事项
-
作者:朱小蔓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文摘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而创造、设立的。因此,学生的需要、“成人”、精神成长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位优先事项。
-
兔年话兔诗
-
作者:李传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王安石 欧阳修 哺乳动物 作者 生活 本体形象 唐代诗人 古代诗人 自然流露
-
描述:兔是一种喜欢奔跑、跳跃的哺乳动物,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后汉书》里说,东汉豪门梁冀大造兔苑于河南(洛阳),可见那时人们已著手驯养家兔了。古代诗人对兔多有吟咏,读之颇有意趣。唐代诗人王建,曾写有《宫词
-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
漫谈“诗眼”和“词眼”
-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形容词 动词 五言诗 七言诗 王安石 采采 薄言 锻炼 完全句
-
描述:相传张僧繇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诗眼,词眼,有似于此。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
-
如何辨析“诗眼”
-
作者:李政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辨析 阅读 王安石 生动形象 古诗 概括性 准确 作者 创作背景
-
描述: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古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03年高考全国卷对"诗眼"辨析的考查,以其新颖和符合鉴赏规律获语
-
浅谈“诗眼”
-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
-
从“诗眼”说起
-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鉴赏力 文眼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
描述:古人论诗,有“诗眼”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所谓“诗眼”,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