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作者:聂幼犁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学评价  中学历史  理论与实践  开发课程  被评者  参赛者  教师  北宋中期  评价者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李灏、梁广大、吴波谈经济特区1
作者:谌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汕头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外向型经济  深圳特区  特区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  治理整顿  改革发展 
描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10年来,特区建设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在纪念经济特区创办10周年的日子里,本刊特编发如下几位战斗在经济特区第一线的领导者、决策者的谈话,
试论罗汝芳"圣贤精神不离当下"的实践美学思想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圣贤精神  圣贤精神 
描述:果.悟性的获得是通过主体感性能力的求得而来的,一切来自于主体当下的直觉和内心体验.三为乐.罗汝芳重视当下,重视由"忘"而来的心灵虚空,强调悟的工夫是因为从此出发可得到一种审美愉悦,一种快乐.这是一种建立在日用常行之上的俗世之乐,是由忘而悟而生的愉悦,非脱离现实人生的快乐.
思潮2:教育现象学 核心价值: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应是和谐统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象学  和谐统一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核心价值  哲学思潮  20世纪  哲学思考  本质直观  胡塞尔  德国人  影响力  唯理论  西方  概念  强调  普遍  个别 
描述:的方法,“朝向事情本身”,让你自己去看、去昕、去直观感受,将生活中先于思考的种种体验呼唤出来。它是对西方唯理论——从个别到普遍,现象到本质抽象的挑战。
语文课堂理应是生成的:对叶澜教授“动态生成”观点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徐云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  新课程  学生学习  语文课堂  一线教师  叶澜  重要理念  引导学生  教育硕士 
描述: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在悄然更新呢?"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正是因为有了"动态生成"的观念,课堂孕育了新的生命,焕发着新的精彩。在浙江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的这三年间,我一次次用心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品读着各级大师
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遂昌县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葛学斌  来源:时事报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大产业  浙江省  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方式  欠发达地区  原生态  汤显祖  乡村  比较优势 
描述:积极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王益公安分局积极开展学习李秋莲主题实践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新西部(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题实践活动  公安工作  王益  学习  人民群众  矛盾纠纷  安全防范  铜川市 
描述:民群众宣传各类安全防范小常识,真正做好社区“大管家”,
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以复习《王安石
作者:钟汉尧  来源: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性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描述: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儒家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作者:林素芬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儒家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历史复习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以“王安石变法”一课
作者:钟汉尧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性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描述: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改变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复习方式,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只有共同构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才能使历史高考复习实践活动产生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