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87)
期刊文章(4266)
学位论文(144)
图书(121)
会议论文(7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19)
地方文献 (179)
红色文化 (29)
地方风物 (23)
文化溯源 (16)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1200)
2009(794)
2008(644)
2007(433)
2002(113)
1995(109)
1994(111)
1990(78)
1987(88)
1981(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5)
戏曲研究(77)
抚州师专学报(46)
艺术百家(38)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30)
戏文(28)
社会科学战线(13)
文学评论(7)
河北学刊(4)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
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到汤显祖故里演出
作者:暂无 来源:宜兴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年底,昆曲经典剧目青春版《牡丹亭》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隆重上演。这是新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它的原作者汤显祖的故里演出,也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全球范围内的第163场演出。 图为
汤显祖传奇与古海盐腔在临川的流变
作者:李雪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海盐腔  弋阳腔  江西  昆山腔  临川  谭纶  流变  传奇  四十年 
描述:一、谭纶与浙音海盐腔传入江西的历史偶然谭纶(1520--1577),江西宜黄县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右参政、
从《邯郸记》解读汤显祖的忠君思想
作者:杨明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汤显祖  《邯郸记》汤显祖  忠君思想  忠君思想 
描述:《邯郸记》是四梦中最清醒的篇章。在官场社会的腐败中,汤显祖文武兼治的忠君思想无法实现,他黯然而去,并以豁达的心胸、冥矻的痴情、悲痛的隐忍留给世人挑战挫折的决心和勇气。他的理想在四梦中得以最完美的转换和实现。
汤显祖儒的精神归属与情的文艺选择
作者:张莉  来源:华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生  贵生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     
描述:汤显祖一生都受着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思想影响。在这种思想影响之下,他积极入世,投身入股,一心向仕。虽然在官场上他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在为政过程中践行的贵生哲学与受其老师衍为自己内心的生生之仁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阶层强烈要求个性解放也如滚滚洪流与程朱理学呈分庭抗礼之势。学左派和罗汝芳、李贽等进步思想家对封建礼教神圣化的思想进行挑战和抨击。泰州学派艮和颜钧分别提出“百姓日用是道”(艮《心斋先生遗集》卷
论《邯郸记》
作者:魏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思想内涵  思想内涵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  当下意义  当下意义 
描述:计、人物构造、语言风格方面的比较分析,汤显祖的《邯郸记》不仅发展了《枕中记》的原有蕴涵,而且完成了自身意义的表达。第二节是对黄粱梦这一典故从《枕中记》到《黄粱梦》再到《邯郸记》的嬗变梳理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人类理想  人类理想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描述:的主题含义及戏剧技巧,以期在全球语境下给与这位伟大的中国戏剧家以应有的地位。 《牡丹亭》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牡丹亭》自从被搬上中国戏曲舞台之后已经被改编为众多版本。该剧神奇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既不是纯粹的喜剧也不是纯粹的悲剧,而是一部悲喜剧;在于它探究了剧中人物尤其是杜丽娘的深层次思想,以及该剧以梦为框架的结构特征。梦其实就是幻想,它似乎要超越社会现实,但事实上传达了社会及人物心理的真实状况。因此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究该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而使得该剧对于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该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梦幻起到了戏剧结构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梦通常反映本人独特的人格,更具体地说,反映了他心理的意识部分和无意识部分。根...
《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季节  季节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的《紫钗记》具有极强的季节感,并从中透露其鲜明浓郁的生命意识。剧本第2出《春日言怀》,就是从元和十四年立春之日开始的。生扮李益上场,唱了一首【珍珠帘】,中有羁旅消魂寒色里,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
《牡丹亭》的深层意蕴探析
作者:陈国华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讽刺意识  讽刺意识 
描述:汤显祖的传奇作品《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世界具有鲜明的虚幻性特点,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同感。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理性的内核,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梦幻、真情、讽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递进,演绎出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情死  情死  牡丹窠臼  牡丹窠臼 
描述:汤显祖之<牡丹亭>的至情,是文学史给予<牡丹亭>的根本定位,并在整个明清传奇史上具有极广泛的情感关涉.其引发的此后文人传奇均难逃牡丹窠臼、甚至才女情死的极端现象,都堪称明清文人传奇之情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