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大学教育不应是“考证”教育
作者:商川  来源:生活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考证  证书培训  大学校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业技能  逃课现象  英语培训班  计算机等级 
描述:大学教育不应是“考证”教育
生命教育应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家鼎  来源:班主任之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教育  生命教育  教育学  未成年人 
描述:生命教育应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是通才教育
作者:杨绪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是通才教育
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数学教育应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作者:张建广  来源:学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数学文化 
描述:应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应把高中"数学的教育"变为"教育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思想品质、个性品质、数学化的观念。
汉语教育应是打通生命的教育
作者:杨骐文  来源: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生活方式  汉语言  综合性学习  天地自然  引导学生  人与自然  生命秩序  大阅读  种生命 
描述:通生命的教育。这种人与大地的独特的精神联系,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独特方式。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我们的汉字象形文字本来就是从自然出发的,即使是一万年前的文字,也可以通过文字回到自然,象征自然和人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描述: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
教室门前的一棵树
作者:杨景荣  来源: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室  《荷塘月色》  二元一次方程  临川方言  朱自清  英语  学生 
描述:我猜想 这棵树一定能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一定能解二元一次方程 一定能说地道的临川方言和流利的英语 这棵树一定比我的学生更懂我的心
浅谈学校“因材施教”管理策略
作者:苏志强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学校管理  个别差异  教育家  陆象山  叶圣陶  学生 
描述:“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使其成为不同之材。自孔子提出这一理论后,许多教育家对它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南宋的陆象山、元仞的许鲁斋、近代的叶圣陶等,都有各自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阐述
师者,应是播洒阳光的使者
作者:李永龙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者  阳光  著名教育家  马卡连柯  高尚人格  教师  学生 
描述: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好教师。”毋庸质疑,教师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常有不顺心的事发生。但教师从事的毕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学生眼中智慧的代表,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