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戏曲发展的新契机: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述评
-
作者:叶树发 黄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发展 江西南昌 新版 戏剧事业 新契机 高校 校园文化 戏剧艺术 学术研讨会
-
描述:2003年10月23日至26日,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郭汉城、康式昭、王安葵、叶长海、季国平、查振科、刘祯等专家学者专程来南昌江西师大观摩新版赣剧
-
《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
-
作者:陈中凡 来源:书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
-
框架理论下看《牡丹亭》英译本研究:以人物重塑与情节处理为例
-
作者:刘庚玉 来源:海外英语(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人物重塑 人物重塑 情节处理 情节处理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
-
描述:理念是:翻译不是词与词的配对,而是着眼整体、重造格式塔的过程.该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对《牡丹亭》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看不同译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见解下如何理解文本内容,重塑人物角色.
-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牡丹亭》典故英译为例
-
作者:潘晓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典故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牡丹亭
-
描述:。本论文的目的如下:一、运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描述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现象,并寻找翻译补偿的策略。二、以《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别译自白芝、汪榕培和张光前),深入探索典故翻译的策略,对比分析
-
从「冯小青热」看「牡丹亭效应」─昆剧折子戏〈题曲〉的多重阅读
-
作者:谢俐莹 来源:东吴中文研究集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曲 小青 疗妒羹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从「冯小青热」看「牡丹亭效应」─昆剧折子戏〈题曲〉的多重阅读
-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抚州文化产业
-
作者:谭海斌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比较优势 抚州市 贯彻落实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重要举措 发展 六中全会精神 汤显祖 历史名人
-
描述: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抚州市委发出了建设殷实、文明、和谐幸福抚州的号召,发展文化产业对实现以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
-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研究:以浦江板凳龙为例
-
作者:施剑冰 舒仁彪 蒋佳伟 刘小璐 来源:运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浦江板凳龙 浦江板凳龙 现状 现状 制作 制作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发展 发展 思考 思考
-
描述:的问题等研究,在板凳龙商业开发、利用节日开展活动、政府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
论元明爱情戏中的“花园”意象―以《西厢记》《墙头马上》《牡
-
作者:吴卉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爱情戏 元明爱情戏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
描述:在元明爱情戏中,花园构成了完整具体的主题性审美意象,花园不但是剧中主人公青春觉醒、爱情萌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承担了丰富的叙事功能,寄托了作家不同寻常的人文和宗教关怀,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欣赏对象。
-
青春版《牡丹亭》从“古典”到“现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张晓晨文/图
精致、唯美,看过青春版《牡丹亭》,才领略到中国戏曲之美。
一段缠绵悱恻的生死至情,一份美轮美奂的青春喜悦,一部空谷天籁的人生美学。7月9日晚,沈丰英、俞玖林像是穿梭时空而来
-
《牡丹亭》与《红楼梦》爱情观之比较
-
作者:陈彩华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观 爱情观
-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现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