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
-
作者:陈鼓应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性论 庄子学派 真与美 王安石 孟子 徐复观 先秦 老子 庚桑楚 大宗师
-
描述:一、前言在先秦人性论史上,众所周知孟子倡性善、荀子言性恶,本文则以性真为主题①,论述庄子学派的人性之真与美。孟、庄同时代,身处战国中期,是为儒、道思想发展的高峰期。徐复观的《先秦人性论史》便
-
欧阳修宽厚为人
-
作者:湍水石 来源:成功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宽厚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孟子 才学 韩愈 诗
-
描述:然而,欧阳修并不生气。后来,当欧阳修在朝廷担任要职时,力荐王安石、吕公著、
-
陆九渊、陈亮何以无辩?
-
作者:赵荣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陈亮 朱熹 思想交锋 天理人欲 影响深远 理学 孟子 吕祖谦 气象
-
描述:,在讲学上又并非那种与人无争的风格;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思想的确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这些都是学术论辩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诚然,辩与不辩尚取决于其它诸多因素,如外在的机缘等,但我们在这些已知条件上反思"陆、陈何
-
“且字”考:命字文化变迁视野下的观察
-
作者:姚永輝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文化 段玉裁 正字 王安石 形式 孟子 字形 视野 何休 先秦
-
描述:中国古代的稍谓纷繁,它们有时既是社会个体成员的符号表徵,也是社会不同群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具体载体。"稍名"或"稍字",是稍谓系统中基本的两种形式,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结构和使用规则。
-
“五谷”指哪几谷
-
作者:高以琨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谷 粮食作物 王逸注 楚辞 我国古代 周礼 天官 孟子 高粱 赵岐
-
描述:"五谷",古代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周礼·天官·疾医》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楚辞·大招》载:"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
-
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简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杰出人物 思想家 唯物主义 杰出贡献 爱国主义 王安石 蒲松龄 孟子 龚自珍
-
描述:拓的。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随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一切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全国各族一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正是在这个伟大基础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历史上任何杰出人物都不可避免地由于历史或阶级的局限而有其缺点和弱点,对此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但必须肯定,古往今来一切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了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杰出贡献的人们,都应当永远地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纪念。
-
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下)
-
作者:丁四新 来源:思想与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性命说 孔子 性命论 下愚 上智 人性论 荀子 观点
-
描述:才、性之分为之辩护和张目。荆公的命观源自孔子的"知命"说,嘉祜年间他的观点变得较为明确,宣扬"乐天知命"之说,并以"尽吾性"、"正己"为思想要点。
-
热血 周建屏将军传
-
作者:郑水龙 来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记小说 传记小说
-
描述:热血 周建屏将军传
-
向姚传芗老师学《题曲》
-
作者:王奉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张宗祥 昆曲 老师 牡丹亭 抗战后 二十年代 传习所 剧作家 传奇
-
描述:老师抗战后则未演过,至今算来已有四十五年之久了,因此现在的有些观众甚至行家也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过演出。《题曲》写扬州才女乔小青夜读《牡丹亭》,黯然
-
《周传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
-
作者:艺舟 来源:戏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长生殿 牡丹亭 艺术真实 昆剧研究 文字理论 表演理论 摄影专家 导演工作 戏曲演员
-
描述:《周传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