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28)
图书(153)
报纸(126)
学位论文(109)
会议论文(7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43)
地方文献 (103)
地方风物 (21)
才乡教育 (7)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5)
非遗保护 (5)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1(157)
2010(129)
2009(137)
2000(61)
1997(59)
1992(43)
1991(54)
1990(64)
1987(70)
1982(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4)
审计月刊(4)
北京商学院学报(3)
上海会计(2)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广西财务与会计(1)
审计研究(1)
重庆商学院学报(1)
上海审计(1)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
作者:臧知非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制度  齐国  《齐语》  地方行政  春秋战国时代  管仲改革  周礼  《左传》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策 
描述: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乡─—里的行政体系;战国的郡不是地方最高政府,齐国也没有实行相当于郡的都制。
安子介论“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答伍铁平
作者:李敏生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落后论  安子介  伍铁平  汉字拉丁化运动  拼音文字  汉字科学  汉字学  拼形表意  千字文  科学预言 
描述:“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是安子介先生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和艰苦研究得出的科学预言,是安子介先生创立的崭新的汉字科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鲜明体现。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广阔深刻的历史背景,涉及到中国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二十一世纪的未来.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评徐国栋教授
作者:刘彤海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法典  构造模型  修正理由  逻辑结构 
描述:作了部分修正,并从逻辑和现实的视角探讨民法典的合理结构,进而阐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再论克罍、克盉铭文及其有关问题──答张亚初同志
作者:陈平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召公  再探讨  有关问题  西周金文  《金文编》  周礼  古文字资料  甲骨文  礼记·檀弓  《左传》 
描述:再论克■、克■铭文及其有关问题──答张亚初同志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陈平笔者按;《考古》于1989年10期和1990年1期分别刊出了殷玮章、张亚初等十位国内知名专家的《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石云里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体自转  清代  天文学史  地位 
描述: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石云里(一)揭喧,字子宣,号半斋,一号韦纶。江西广昌人,明消之际东南地区大文学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大致生活在明万历三十八年至清康熙四十一年
美学应是“形象学”(谈当代美学的哲学迷误)
作者:宗坤明  来源:美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美学应是“形象学”(谈当代美学的哲学迷误)
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论陈洪绶与周亮工的交往
作者:吕晓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陈洪绶  陶渊明  陈氏  周氏  书影  画家  图卷  句图  无弦琴 
描述: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周亮工“一六一二一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祥(今河南开封),生于南京,
关于南宋农事诗--读《南宋六十家集》论江湖派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事诗  江湖派  晚唐五代  诗歌艺术  王安石  杨万里  刘克庄  诗文集  文学艺术  语言 
描述:成大和杨万里等,继承了这一诗体,写出不少的著名诗篇。即使以摹写自然风光而获得清巧之誉的“永嘉四灵”,在农事诗方面也不乏优秀之作。可以说,农事诗在两宋已经形成为一个流派,是《三百篇》以来文学艺术中现实主义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它独自的特色和风格。 《南宋六十家集》所收入的,是一些卷帙不大的诗文集,其中尤以江湖派诗集为多。所谓江湖派,是南宋晚期诗坛上的一个流派;这一派“大抵以赵紫芝为矩矱”,“以高翥等为羽翼”,而“以刘克庄为领袖”;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赵汝鐩、宋伯仁、叶茵、毛珝、朱继芳和利登等人,这一派诗人,以及同他们
库尔勒应是林则徐勘垦南疆的第七城--考林则徐勘垦南疆等地
作者:周新国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库尔勒  吐鲁番  叶尔羌  南疆  喀什噶尔  库车  东疆哈密  乌什  新疆 
描述:历南八城,溶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清史列传》则记为:“库车、阿克苏、乌什、和阗、喀什噶尔、叶尔羌及伊拉里克和塔尔纳沁。”《林则徐流放新疆始末》一文,把吐鲁番的伊拉里克、哈密的塔尔纳沁两处误作
谈诗词的语言翻滚——评《蔡世平词选》的语言艺术
作者:丁国成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语言  模糊语言  翻滚  形容词  王安石  散文语言  语言艺术  文学形式  翻跟头  浣溪沙 
描述: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如果说,论文语言是正步走,散文语言是漫步走,那么,诗词语言则是连翻跟头带打滚儿的翻滚走,用宋代王安石的话说,这就叫作“诗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