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0)
报纸(140)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13)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7)
才乡教育 (120)
宗教集要 (11)
地方文献 (6)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9)
2013(18)
2012(28)
2011(42)
2010(28)
2006(13)
2002(10)
1998(43)
1988(7)
1982(2)
按来源分组
法音(3)
中华诗词(2)
中学历史教学(2)
河南法制报(1)
济南出版社(1)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
写作(1)
蚌埠日报(1)
保山日报(1)
清史研究(1)
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作者:杨祖汉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象山孟子学之诠释学意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孟子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描述:则於学中亦受重视的情况;在修养工夫方面,则将说明学中以明善为诚身前提的必要、明辨义利的方法,以及其中的知性辩证的属性。本文的目标除比较象山与孟子两人学问外,另一主要目的即欲透过两人学问的变化
朱熹、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白鹿洞书院  学规  象山  槐堂书院  象山书院  心学  理学  人文教养  义利之辨 
描述:朱熹、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李绂与清代王学派
作者:黄进兴  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绂与清代王学派
南宋江西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张东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况、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子学派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和会朱: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富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陆九渊  和会朱 
描述:在,主张打破门户,汇集两家之所长,否则,儒学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应该说,和会朱的潮流不是偶然的,它是理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吴澄,作为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深谙朱两家思想之所长,以“和会朱”,继承道统
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吴澄“和会朱”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和会朱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朱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吴澄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李绂与《子学谱》
作者:杨朝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地留给了王后学。 在清代王学术的发展中,李绂是其关键人物之一。李绂一生致力于王学术,著有《子学谱》、《子年谱》、《朱子晚年全论》诸书,极力为学争正统。《子学谱》二十卷,用李绂
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月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君子“悟本体之本明”,王畿易是宋明时期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前后贯通,共性明显,自成体系。王心学派解易的原因与目的是,在其心学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