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剧照大舞台——民间戏曲刺绣的象征符号
-
作者:李宏复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绣 舞台 民间戏曲 绣制 中国民间 画面 神仙故事 牡丹亭 象征符号 传奇剧本
-
描述:民间女子灵巧的手艺和反映民俗文化。有一首在全国各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叫《绣荷包》,歌词大意是说:一个年轻的少妇在家,出门在外的丈夫捎来口信,
-
趣·情·味·境:戏曲内蕴构成与层次略说
-
作者:了然公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剧作家 戏曲意境 汤显祖 牡丹亭 马致远 作品 爱情 无痕迹 标尺
-
描述:了然公先生的《趣·情·味·境——戏曲内蕴构成与层次略说》一文,很有价值。该文不但独到地揭示了戏曲艺术的精魂所在,而且可以使慧眼的剧作家多看上几眼,将此做为检验自己作品高下优劣的标尺。
-
驰骋在幻想彼岸与现实世界之间——明清小说戏曲“因幻求真”的
-
作者:郑荣基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思想 明清小说 求真 汤显祖 聊斋志异 西游记 浪漫主义 幻想境界 牡丹亭 作家
-
描述:了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始从理论上总结这一创作现象,他说《离骚》“炜烨
-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中的“言情”说及其理论意义
-
作者:王忠禄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言情说 戏曲理论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戏曲研究 格律派 明代中叶 古代小说
-
描述:很大的影响。但是,就戏曲创作的成就而言,汤显祖尤为突出。他卓越的戏曲创作成就,归功于富于特色的戏曲理论,即有名的言情说。
-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及曹雪芹的文学观念和悲剧精神
-
作者:高永江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悲剧精神 文学观念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小说 戏剧活动
-
描述:,重大事件(如元春省亲)等等,还有小说里的人物在各种日常生活中提到看过听过的戏曲曲目,一共有三十几部戏,其中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长生殿》等优秀剧目。
-
从《邯郸记》与《繁华梦》看两性之异
-
作者:梦毛劼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两性 《邯郸记》 《繁华梦》
-
描述:《邯郸记》与《繁华梦》是男女两性作家对于人生造的一场梦,《邯郸记》表现为男性追寻功名富贵的理想,《繁华梦》表现为女性对于闺阁之内琴瑟和鸣,闺阁之外施展才华的理想。其中包含的自娱、遣怀、警世种种情感,揭示了汤显祖与王筠两位造梦者的理想与幻灭的人生梦境,以及男女两性各自的现实欲望与困境。
-
从《邯郸记》与《繁华梦》看两性之异梦
-
作者:毛劼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两性 《邯郸记》 《繁华梦》
-
描述:《邯郸记》与《繁华梦》是男女两性作家对于人生造的一场梦,《邯郸记》表现为男性追寻功名富贵的理想,《繁华梦》表现为女性对于闺阁之内琴瑟和鸣,闺阁之外施展才华的理想。其中包含的自娱、遣怀、警世种种情感,揭示了汤显祖与王筠两位造梦者的理想与幻灭的人生梦境,以及男女两性各自的现实欲望与困境。
-
《闺塾》的“定场诗”和“下场诗”
-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定场诗” “下场诗” 戏曲
-
描述: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
汤显祖说情
-
作者:章颖 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戏曲 文学评论
-
描述:汤显祖说情
-
汤显祖文艺思想研究
-
作者:孙揆姬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林川四梦 戏曲
-
描述:; 表现的至情,自此,在戏曲这一表演性的叙事艺术中表达真。点 追求情至成为戏曲创作的自觉追求;其次,明代的戏曲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围绕着在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的美标准和戏曲自身的审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