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访”工作的落脚点应是服务学生
-
作者:涂玉文 涂顺 胡雄文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学 教学效果 学生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教研 工作开展 湖北省 钻研教材 教学水平
-
描述:自湖北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比访")工作以来,广大教师纷纷投入"比访"工作的浪潮,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立足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细致研究学生,走
-
日语教育应是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
-
作者:段艳菊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语教学 理性思维 感性认识
-
描述:在外语教学中,属于理性思维一部分的语法教学一直被置于重要地位,而对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的教学手段如模仿、图片和视听资料等直观材料的作用则不太重视。文章从理性和感性的概念入手,分析日语教学中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
-
保护著作权应是修改著作权法惟一目的
-
作者:舒圣祥 来源:江淮法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著作权法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著作权人 保护 修改完善 利益主体 草案 原创 盗版 鼓励
-
描述:。(4月5日《现代快报》)
-
校长应是高效课堂改革的领导者
-
作者:李栋良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课堂改革 领导者 认识水平 教育观念 理论素养 实施者
-
描述:者。在实际工作中带动教师、学生投入课改,使高效课堂改革真正收到高效益、高效率;二是组织好教师的学习,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建设学习型组织,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参与,积极投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校长通过学习成为课改型专家。高效课堂改革中,校长要做课改的专家,一要及时掌握新课改的新理念、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系统思考,整体把握,明确学校高效课堂发展的趋势,及时修正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新研究发展策略,制订阶段性措施;二要研究高效课堂改革的实施策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自己的教育艺术强化人格魅力,进而影响教师、学生参与课改;三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
程序正义应是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目标
-
作者:张敬博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序正义 案件管理 目标构建 管理理念
-
描述:度的运行目标进行新的诠释。因此,将案件管理制度的功能设定为对管理理念更新和程序正义价值实现的多元化目标更为合适。
-
心理发展应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构成
-
作者:雷泓霈 来源:快乐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心理发展 教师发展 个人修养 乐观向上 调节情绪 平和心态 专业化
-
描述:当下,将教师发展提升到专业化、制度化层面,很有必要。可研读完三个专业标准,仅仅将心理发展归纳到了“个人修养与行为”板块中,“乐观向上、热情、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没有单列出来,也没有特殊强化。
-
企业里人人都应是才人
-
作者:容枫 来源:现代工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人才问题 人尽其才 总经理 会计 销售
-
描述:搞企业最大问题是人才 搞企业,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这个问题,全世界办企业的人都知道。可是,人才从哪里来?有些企业家,看看自己的老婆不错,让她当总经理;小姨子不错,让她当会计;弟弟不错,让他跑业务和销售,这也是一个办法。看看都是人才,确实都是人才,问题在于能否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
集体土地产权改革重点应是使用制度改革
-
作者:朱道林 来源:中国地产市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集体土地 产权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管理法》 征地制度 集体经济组织 资产价值
-
描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也应在法律修改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
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
作者:花建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贸易大国 文化软实力 世界大国 追随者 竞争
-
描述:世界大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之争,谁的文化软实力模式更具有前瞻性,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追随者。
-
独立客观应是检测机构立身之本
-
作者:慧聪 来源:医药前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检测机构 螺旋藻 检测结果 食品安全 生产企业 第三方 重金属 客观性 食品企业 公信力
-
描述:螺旋藻事件仍然"螺旋"不止。2月底被检测出的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的国内多家螺旋藻企业,在3月份的检测中除一家之外,竟然又纷纷达标。两次检测结果大相径庭的玄机是,多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在第一次检测遭遇不合格之后,纷纷进京"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