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逸、谢(艹过)词注析》选登
-
作者:江凤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人公 羌笛 梅雨 修竹 香饵 折翼 红绡 自喻 梅花 月色
-
描述: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倚栏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
战国时期中山王■兆域图铜版释析
-
作者:刘来成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铜版 释析 中山 战国时期 图线 文字 字头 《周礼 王后 图面
-
描述:处为96厘米,应以96厘米为准;宽度于平展处量得为48厘米;厚度不匀,为0.7至1.2厘米,大部分为0.8厘米。按长96厘米,宽48厘米,其长宽之比正好为2:1。现器重32.1公斤。这样大的铜版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四)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路寝 郑玄注 《周礼》 仪礼 疏误 例析 酒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
东汉楚王英谋逆案疑析
-
作者:肖阳光 冷鹏飞 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汉 楚王英案 政治稳定 疑点
-
描述:关于东汉楚王英谋逆案的真实性在史学界屡有纷争。其实,此案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源头可追溯至光武时期的郭后之废。郭后之废为明帝上台铺平了道路,也为明帝与诸藩王相处投下了阴影,迫使明帝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楚王英谋逆案正是这种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六)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例析 疏误 《周礼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仪礼
-
描述:52.[愷乐] (?)(下略。)(?)见“豈乐”。 按:此条义(?)“见‘豈乐’”。“豈”字在第四卷“豆”部,该字有ai、kai两读。“豈乐”之“豈”当读kai,属第二读音。因而,此条义(?)应作“见‘豈2乐’”。“豈”后所漏“2”字当补。从辞书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参见条目照应不周密。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八)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周礼正义》 疏误 例析 三礼 孙诒让 郑玄注 析言 授职 公牛
-
描述: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七)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疏误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
以议佐记 历久弥新——曾巩《墨池记》校析
-
作者:任超荣 来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版本 第一手资料 正版书 权威性
-
描述:《墨池记》是宋代大文学家曾巩杂记文的代表作。在当代几种选本中均有收录 ,但是存在许多差异之处 ,辨析差异的成因 ,一方面能够重新认识《墨池记》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人们在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时的鉴别能力。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疏误 例析 布巾 《周礼正义》 祭器 尊彝 宗庙 画布
-
描述:《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