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周代埋葬制度的变化剖析孔子提倡“礼治”的反动本质
-
作者:邹衡 来源:文物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埋葬制度 奴隶主贵族 孔子 反动本质 等级制度 奴隶制度 周礼 礼治 周代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当时他提出了恢复周礼,实行"礼治"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代表行将灭亡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的,妄想复辟奴隶制度,因而是反动的。埋葬制度
-
探析科学发展观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完善
-
作者:赵乃军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路线 社会风气 反腐倡廉 王安石 事业 政风
-
描述:任贤使能则事业兴,贬贤弃能则事业衰,这是古今通鉴。选何种人,怎样用人,实质上是思想政治路线的反映,也是一种风气导向。比如,起用像魏征、海瑞、王安石这样的人
-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周公制礼与中国传统工艺制度的思想基础
-
作者:徐东树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共有理念 制度分层 德治 工艺 二度规范系统
-
描述:内涵、功能形成一个有着内在深层意义结构的符号系统。周代这种造物的文化性格是对商物整体功能的改造,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即确立了物质形式体系背后超越自然语言符号的二度规范系统,这个规范限定了中国造物演化的大体方向。
-
新劳动体制应是一种弹性劳动制度
-
作者:吴国敏 来源:经济研究资料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劳动体制应是一种弹性劳动制度
-
《周礼》“六计”与战国时期的官吏考课制度
-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计” 战国时期 考课制度
-
描述:级各类行政部门。可以说,《周礼》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整套繁复细密的考课体系。
-
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下的美术教育探究
-
作者:梁田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翰林图画院 画学 王安石 考试制度 教育模式 制度影响 北宋初期 选拔制度 绘画
-
描述:虽然在北宋前期,画院出现的同时,正式的画院教育机构并未形成。但是,类教育模式在画院的制度影响下,还是暗暗地存在和发展着的。画院的录用选拔制度、递迁制度都对画院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民间的美术教育产生深深
-
旧神的没落:《周礼》女官制度考
-
作者:盖青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女官 父权 官制
-
描述:宗法制的完全建立和充分成熟无疑是在西周,它同时是父权学说的形成时代。考察《周礼》女官制度在殷周巨变时期周政对源自商代的女官制度的改造过程可以知道,地位崇高如王后等女官在当时仍负有广泛社会职责
-
西周至汉时期遗失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
作者:杨来运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失物 周礼 法经 汉律
-
描述:周朝的"大者公之,小者私之"的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属原则是对其集体劳动成果分配原则的扩展与适用。《法经》"拾遗者刖"的严苛规定是法家重刑思想的体现。汉朝的遗失物制度继承自《周礼》而非《法经》,其实际执行
-
重视人大代表产生方式应是完善人大制度的方向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制度 人大制度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 产生方式 产生方式 代表结构 代表结构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2010年 2010年 选举 选举
-
描述:钟丽娟2010年6月1日在《学习时报》上载文《完善人大制度不应过于强调代表结构》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按照代表性和广泛性按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践中造成了代表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