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制约下的“二南”的情爱
作者:韦丹  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周礼  情诗 
描述:"二南"的情诗从内容上看深受周礼的制约,情感表达遵循礼的规范,具有节制、中和的审美特征。先周历史文化传统的背景,周初礼乐文明的保留,以及南国地区自然环境的熏陶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李覯《礼论》“礼”之思想考论
作者:刘宝强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论》  “礼”  “礼之本”  “礼之三支”  “礼之四别名” 
描述:"礼"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职业指导应是职校学生的必修课
作者:陈久文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指导  教学 
描述:职业指导课必须适应形势的要求,承担其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任务。
《周礼》的生态规划思想浅析
作者:徐宁宁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生态观  生态规划  管理制度 
描述: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进程,生态思想一直贯穿其中。《周礼》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中也有部分关于城市、建筑的营造活动的论述。本文从生态角度探析并阐述《周礼》存在生态观、生态规划
试论《邵氏闻见录》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张启容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形象 
描述:景,只有这样才能对王安石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纵观历史,王安石是位有政治抱负的改革家,他的变法虽没有改变北宋日趋腐败的命运,但还是部分地实现了富国的目的。
李觏《礼论》“礼”之思想考论
作者:刘宝强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论》  《礼论》  "礼"  "礼"  "礼之本"  "礼之本"  "礼之三支"  "礼之三支"  "礼之四别名"  "礼之四别名" 
描述:“礼”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薮》“格”的含义与功能
作者:李思涯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美学风格  美学特征  诗歌创作  气格  诗格  双音节  体格声调  含义  兴象 
描述:准,大约始于旧题王昌龄的《诗格》。《诗格》中有:"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
明刊《西厢记》的汤显祖评之真伪及其他
作者:陈旭耀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明刊本  汤显祖评 
描述:的"汤显祖评"与李贽、徐渭、陈继儒等名人评点一样,其真实性虽不高,但它们在《西厢记》的传播接受过程中则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再论《小山》的思想特质和艺术成就
作者:刘凌 张学忠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  思想特质  艺术成就 
描述:沉浸在浓郁的抒情氛围。因此,无论是思想性上还是艺术性上,《小山》都以其独特性在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王应麟的“科”情结与《辞学指南》的双重意义
作者:王水照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学指南》  科”情结  科举学史  文章学史 
描述:王应麟一生怀有"科"情结,影响到他的行为选择和著述取向。他的《辞学指南》是现存唯一一部研究宋代词科的专书,在中国科举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又在文体形态研究、骈文批评思想和文话著作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