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字谜招书童
-
作者:暂无 来源:百家作文指导(小学低年级版·全国小语会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字谜招书童》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
描述:王安石打算再找个书童,可连着看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个书童,请王大人过目。王安石问了他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王安石看他聪明伶俐
-
列宁没说过王安石是改革家
-
作者:李存山 来源:法制博览(名家讲坛)(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列宁没说过王安石是改革家
-
王安石的人力资源理论
-
作者:邓惠文 张迎亚 熊娟 来源:时代经贸(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人力资源理论
-
《改革大佬王安石》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 一句话点评:没有无缘无故的“骂”,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赞”,对于这位史上最受争议的改革者,千年之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解读? 《日本的逻辑》 [日]加藤嘉一/著 定价:30.00元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年11月 从战后到灾后,日本面临的根本问题始终没有发生丝毫变化。站在历史的拐点,日本人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家园,支撑什么样的发展,追求什么样的幸福。他们在世界上的位置在哪里,在发展中的灵魂又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日本人的改革事业来说,时间表至少提前了10年。
-
王安石为何救苏轼
-
作者:朱国勇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王安石归来一看,就动了气,这个苏轼,自恃才高,得给他点教训。于是上奏神宗
-
唐诗新读王安石出城
-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从政
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高第,出任淮南节度判官。王安石此时只有22岁,可谓少年得意。
初入官场,官署中繁冗琐碎的事一件接一件,压得喘不过气,哪有当初每天读书、游玩的日子好过啊!不但事务
-
“少年王安石”登顶灵谷峰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灵谷峰风景区新近又添了景点,屹立在灵谷峰山巅高2.6米的花岗岩少年王安石雕像吸引了许多游客。图为昨日下午,东华理工大学的两名女大学生在观看王安石雕像。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摄
-
书法名家王安石挥毫客都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你拍我拍]
3月中旬,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书法名家王安石不远千里从江苏无锡来到梅州献艺。10多天时间,王安石的足迹遍布梅州的山山水水,他感叹,世界客都梅州
-
《伤仲永》 (北宋)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伤仲永[北宋]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读经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