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解读“针线闲拈伴伊坐”
作者:过常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抒情主人公  针线  日常生活  晏殊  解读  感受  情境  人生  士大夫 
描述:涵。《鹧鸪天·代人赋》中的风雨究竟属于哪一种呢?饶少平先生经过细审详辨后得出的结论,亦可备一说。
人间自是有情痴:从《临江仙》解读晏几道
作者:林岩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晏几道  解读  情痴  诗人  上片  孤寂  词人 
描述:《临江仙》是一首怀往事思故人之作,词面比较简单,上片写诗人梦后酒醒、伫立落花微雨中,感到春恨来袭,下片写春恨的缘由——追忆当时与小蘋初见的往事,表现词人的孤寂与痛苦。晏几道是什么人?他的词作有什么特点呢?他为什么这样痛苦呢?
由浅入深,解读人物形象--《师恩难忘》教学心得
作者:刘敏华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学生  老师  讲故事  刘绍棠  乡土文学  课文  解读  预习  教学心得 
描述:篇课文预习好了?""好了。"学生个个回答得胸有成竹。看来所备的第一课时的教案要修改一下了。看着学生的样子,我灵机一动:"那你们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苏轼熙宁赴杭时期的文化意识初探
作者:唐玲玲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苏轼  文化意识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政治斗争  政治思想  文学创作  东方文化  士阶层 
描述:社会心态及创作情绪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他在这种意识驱使下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为他后来在黄州及海南时期的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与苏辙嘉祐年间赠笞诗简论
作者:王连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答诗  苏轼  现实生活  苏辙  任职期间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诗歌形式  文学史  商州 
描述:治的不满,但其主要的部分,还是叙说友情,应酬答对之类,属文人诗歌创作中较为闲适的部分。并且,赠答的彼此双方,或朋友,或君臣,象东坡与子由兄弟间以诗赠答的实在是
苏轼两杭时期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周慧珍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形象  散文创作  杭州  表现自我  熙宁  王安石  形象显现  司马光  人文科学版 
描述:可考者,计有二百三十余篇。这些体式多样(包括记、叙、表、奏议、题跋、书简、杂著等)、题材丰富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 苏轼于抒写自我、或则无意于表现自我却倾入了自我之中,昭示了自己的心迹、禀性、操守
意似之间:苏轼两首词的“真趣”
作者:郑荣基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真趣  黄州  艺术真实  似与不似  王安石  生活真实  周瑜  思想感情  沙洲 
描述:一、“拣尽寒枝不肯栖”:沙洲之鸿非心灵之鸿苏轼谪居黄州之初,便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意蕴探微
作者:王峰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周瑜  英雄人物  王安石  东坡词  高中语文  眉山苏氏  人生  思想蕴含 
描述:,在艺术上已有定评,并有佳话留传后世,虽有微词,亦不过是一己之见,并不能有损这首词的光辉和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对此,本文不再赘述,只想就其思想蕴含作些探讨。
谁解梦中味:苏轼诗词中梦的内涵浅探
作者:余再山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兼济天下  乌台诗案  封建社会后期  政治斗争  浅探  解梦  文字狱  封建专制  王安石 
描述: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
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思想与其《江城子》词
作者:闫笑非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江城子》  王安石  密州  变法派  文彦博  最高统治者  《滕王阁序》  具体语言环境  向往功业 
描述: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思想与其《江城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