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心论  陆九渊  心学  区别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宋明理学中道器问题的生命哲学思考
作者:孙玉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而上  形而下  宋明理学  哲学体系  道器观  阴阳二气  生命哲学  伦理道德  陆九渊  生命本原 
描述:"五个关涉中国哲学话语系统的基本概念。对道器问题的阐释虽然显见于《周易》,但作者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论
本心即天理:陆九渊哲学话题刍议
作者:宋志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宇宙  本心  剥落 
描述:陆九渊开启的第一个话题是:理究竟在天上,还是在心中?他认为天理在人心之中,开辟了正统理学中的心学方向。他开启的第二个话题是:成就儒者的路径,是选择务外,还是选择内省?他主张"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排除了务外的经验论倾向。
试析李觏诗歌的哲学思维
作者:王群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 
描述: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李觏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思想哲学方面的思索,既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也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和朴素的辩证观点。在诗歌艺术方面,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多样的艺术风格、富有特色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应是哲学层次的发现
作者:暂无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思维定势  哲学层次的发现  实践唯物主义 
描述:用”,它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
无法之法:论圣严法师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成豪  来源:世界宗教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禅  曹洞宗  圣严法师 
描述:活动,受益者不计其数。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对圣严法师的「默照禅」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欲从法师有关默照禅的着述,如:《默照》、《圣严法师教默照禅》、《如月印空:圣严法师默照禅讲录》、《无法之法:圣严法师
“临川文化名人数据库”建设思路与实践
作者:胡光林 张文华 高宇 王筱明  来源: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专题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描述:本文介绍了“临川文化名人数据库”建设的背景、思路和主要内容,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措施。
实践探索-谈舞剧《牡丹亭》的舞美设计
作者:赵善富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实践探索-谈舞剧《牡丹亭》的舞美设计
稼轩词之实践理性阐释
作者:李欣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稼轩词  性情学养  康德  实践理性  道德律令  柏拉图  陆象山  朱子 
描述:吾国学者颇能注意稼轩词之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 ,可以增益其文学之审美价值 ,但未能加以解析。本文试图引用康德之理论 ,对此问题予以阐释。康德视人之道德意识为实践理性 ,本文先释解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论南宋心学领袖陸象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陳忻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文化研究  象山先生  南宋  朱熹  士大夫  宋代  领袖  陛下  宋史 
描述:荆门军则是其"裕民"思想的具体实践。本文就是以这两个事件为中心,把陆象山摆放在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过考察其政治思想和实践来探究其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