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3)
图书(129)
学位论文(89)
会议论文(47)
报纸(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85)
地方文献 (4)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
2013(79)
2012(134)
2011(103)
2010(82)
2008(103)
2003(41)
1984(27)
1980(9)
1960(12)
按来源分组
书目季刊(5)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湖海奇闻》是明人周礼的作品
作者:官桂铨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话本  周礼  著录  湖海  书目  百川书志  话本小说  作品  余杭  坊刻本 
描述:奇闻》是明人周礼的作品,列入宋人话本是根本错误的。它由于《也是园书目》编者钱曾(清初人)的误定,使清后期姚燮也跟着错了,姚燮在《今乐考证·缘起·说书》里不出处,实则照抄《也是园书目》。明末建阳书坊
周礼腹地的乡约家训
作者:李建荣  来源:世界博览(看中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陇东  民间文化  孔子  乡约  民间艺术  周礼  耕读传家  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  礼记 
描述: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也。"我多年来在陇东的山川田院上行走,参观乡饮酒礼,考察民间文化,可要把陇乡世风中的丰富"王道"述说出来也不容易。好在哀公向孔子"问儒行"时,孔子说过"仓卒的叙说不能把事情说完,详尽的叙说时间很长,到仆人换班的时候也讲不完。"
周礼:于设计中探索东方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建筑技术及设计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室内设计师  东方文化  周礼  中国建筑  建筑设计师  设计中心  设计风格  现代语言  香港 
描述:筑都是很玄妙的,他醉心的理论是:中国建筑里面,即使一个小概念,也能够宏观演绎,相反一个宏观理论也很微小化在香港国际时尚荟萃展的设计中,何周礼贯彻了他的理念,含蓄地体现了展览的东方大都会气息。[第一段]
香港室内建筑设计师何周礼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现代装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设计师  香港大学  周礼  设计方案  设计中心  建筑系  设计语言  室内空间  室内照明 
描述:协会会长(2002-2003); (2)香港设计中心监理; (3)香港贸易发展局专业服务推广委员会成员; (4)被邀为多所设计/建筑学院客席讲师。
周礼看如何认识制度的历史局限
作者:刘文瑞  来源:新远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重大意义  制度  儒家  历史局限性  管理思想史  管理体系  王国维  周公 
描述:为历
周礼的管理哲学:性情和中庸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哲学  人性因素  中庸  周礼  性情  人性假设  子思  中国古代  管理思想  礼治思想 
描述:,它存在着却不外露。外露的,是人性的表现方式——情。外物作用
朱熹《周礼》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探析
作者:周林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背景  朱熹  周礼  发展进程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  南宋  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经济制度  王安石 
描述:周礼》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应当是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礼学,是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周礼》中,包含了官阶的设置、待遇以及社会中其他一些制度的相关方面。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作者:暂无 来源: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两周青铜器铭文  旅彝  陈设  Zhou  Li  Zhou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vases  to  display 
描述: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周礼中的「人民」
作者:赖祥蔚  来源:华冈社科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周朝  西周  周公  人民  权利  义务  城邦  编户齐民  王安石 
描述:周礼中的「人民」
汤显祖词二首及其他
作者:王永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李至清的友谊  李至清的友谊  陆辂重修玉茗堂  陆辂重修玉茗堂  马骏声评《牡丹亭》  马骏声评《牡丹亭》 
描述:首次披露了汤显祖的两首词;考证了汤显祖与奇人李至清的友谊,以及清代常熟人陆辂重修玉■堂的一些事迹;评介了南社著名诗人马骏声对《牡丹亭》的不同凡响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