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71)
报纸(984)
图书(181)
学位论文(173)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31)
地方文献 (171)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1(581)
2009(497)
2005(273)
2002(253)
1997(217)
1996(239)
1994(228)
1993(121)
1987(145)
1979(40)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17)
博览群书(13)
佛教文化(8)
辽宁大学出版社(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统计教育(1)
领导,请提防“精神贿赂”
作者:晓凤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领导干部  经济贿赂  综合治理  危害  反腐倡廉  麻痹  讨好  市委书记  王安石 
描述:所谓“精神贿赂”,是指一些人想方设法从精神上取悦、讨好领导干部,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干部,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精神贿赂”是一支射向为官掌权者的暗箭,和“经济贿赂”相比,其危害不小,治理却更难面对“精神贿赂”不断蔓延的趋势,对其实行综合治理和有效打击己是当务之急。
从《伤仲永》的故事说起
作者:陈雨 于进先  来源: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故事  王安石  创新能力  发展自己  自立能力  家长  长大  父母  宋代  锻炼 
描述:宋代王安石曾写过一个小故事《伤仲永》,说一个叫仲永的孩子,聪颖过人,才气纵横,受到邻里乡亲的赞许,父母自然也倍加娇宠。结果,待到长大时,仲永却“泯然众人矣”。原本是何等“超人”,长大后却沦为一般
人格与智慧
作者:陈辰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  智慧  孔子  苏轼  王安石  沈括  苏东坡  扭曲  袜子  思想 
描述:人格与智慧
古人称谓辑要
作者:王喆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柳宗元  州刺史  欧阳修  王安石  文言文  杨万里  学习和记忆  《长江集》  “建安七子” 
描述:古人称谓辑要
诗词与节日
作者:胡钧  来源:小学生作文向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节日  王安石  屠苏酒  爆竹  元宵节  牛郎织女  牵牛织女  吟诵  情景 
描述:每个节日都有吟诵它的古诗词。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伴随着一首古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好像看见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快乐情景:有人在放爆竹
高考名言名句复习便览(下)
作者:叶杨  来源:试题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杜牧  辛弃疾  苏轼  欧阳修  李清照  类编  王安石  韩愈  便览 
描述: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唐·杜牧《赠别》
包拯的际遇与退化
作者:张国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欧阳修  谏官  台谏制度  包拯  世代  政治活动  士大夫  政治改革  王安石 
描述:包拯,北宋著名的官僚。千百年来他以仗义为民请命、与民伸冤除害闻名于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爱戴与敬仰。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口碑相传,世代不衰,并敷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拒贿三法
作者:李虹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量变到质变  发展过程  贪污受贿  习以为常  礼品  案例  砚台  人参  三法 
描述:从一些巨大的贪污受贿案例中不难看出,那些大贪官往往是经历了收受礼品和巨额金钱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他们第一次收受馈赠时,有时甚至感到内疚或不安;可是开了坏头以后,就会逐渐习以为常,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知识博览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林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饮食结构  苏黎世  不饱和脂肪酸  白皮松  《黄帝内经》  食用油  皮肤  啮齿动物  煮粥 
描述:知识博览
春节诗话
作者:陈明宏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赋诗言志  政治抱负  含蓄表达  风俗图  传统节日  政治家  新年  辛弃疾 
描述:幅春风送暖、喜气洋洋、万户更新的迎春风俗图跃然纸上,抒发了作者对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心情,含蓄表达出诗人改革时弊的强烈愿望和政治抱负。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