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
作者:周锡山 来源:文科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
威尼斯上演昆曲《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威尼斯 昆曲 中国艺术 意大利 观众 演出
-
描述:6月15—16日,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牡丹亭》在意大利威尼斯隆重上演。连续两天的演出,使威尼斯观众和业内人士尽心倾倒,高雅的中国艺术,彻底征服了素有“艺术之邦”之称的威尼斯利观众。
-
三生一梦“牡丹亭”
-
作者:田薇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三妇 女性读者
-
描述:代表,三人前后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女性评点《牡丹亭》的杰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
作者:陆艳清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人性解构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对于男主人公柳梦梅,人们给予的评价较为简略。本文试从分析柳梦梅对杜丽娘
-
《牡丹亭》中的语气助词
-
作者:赵栋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气助词 汉语语法
-
描述:古汉语到中古、近代直至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系统一直进行着调整,不断有新成员涌现出来,同时也有成员退出了历史舞台。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牡丹亭》的电影改编
-
作者:邵珠峰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电影改编 梅兰芳 《游园惊梦》
-
描述:影中,令电影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一改编方式值得电影创作者学习推广。
-
《牡丹亭·写真》之精神分析
-
作者:刘信蔚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主体意识觉醒 精神分析
-
描述:明代的《牡丹亭》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传世巨作。在作者汤显祖所处的时代,《牡丹亭》中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的思想具有极其先进而深远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十四齣《写真》中,杜丽娘的自我写真表现
-
《纳书楹曲谱》研究—以《四梦全谱》为核心
-
作者:林佳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堂 纳书楹 叶谱 四梦 牡丹亭 昆曲 曲牌 曲谱
-
描述:調就詞,在譜曲時妥貼適應湯顯祖不盡合律的曲文。首先析論其中較富變化的集曲作法,以見不同曲牌的摘句如何銜接為集曲;其次,取鈕少雅《格正還魂記詞調》、馮起鳳《吟香堂牡丹亭曲譜》、劉世珩《雙忽雷閣彙訂還魂記
-
越传统,越时尚
-
作者:沈剑 来源:新华航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尚 昆曲 传统 男旦 牡丹亭 名词 艺术家 曲牌 视野 行当
-
描述:从来,传统和时尚就是一组反义词,代表了观念、文化的对立面,而如今,它们之间却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欣喜的交汇和冶融。比如说昆曲,自从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